后现代语境下小说《赫索格》的“追寻”原型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索格》(Herzog,1964)是索尔·贝娄(Saul Bellow)的代表作品。其主人公赫索格一生历经荒诞和争议。此前已经有学者对小说中的神话元素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小说故事是奥德修斯“追寻”原型的再现,并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分析了贝娄对该原型的重写。  本文首先证明,正如奥德修斯一样,赫索格的肉体与精神探求之旅贯穿于小说始终。英雄、家园、成长等追寻的基本元素都在小说中有所体现。奥德修斯海上壮举表现为赫索格对成功人生的觅求,重整岛国的尝试可隐喻为赫索格对家园的坚持,而做回国王、丈夫和父亲,也可视为赫索格认定自己身份的过程。之后,从解构的角度入手,论文研究贝娄在借用古典神话叙事结构的同时,进行了怎样的重写。勇敢无畏、功成名就的奥德修斯被写成赫索格时,英雄梦破碎,沦落为当世的小人物。家园也不再是奥德修斯排除万难回归的家园,而是一片荒原,让主人不得不弃之远行。赫索格更是无法做回国王、丈夫、父亲,唯有默默忍受情敌的摆布、妻子的欺压和女儿的漠视。这种嬉戏式的神话重写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怀疑精神和反叛精神的集中体现。  论文进一步指出,贝娄的原型嬉戏力在揭示后现代生活意义的缺无、社会现实的荒诞和个体自我意识的迷失。经过自由书写,原型的原始意义权威丧失殆尽,而被作者肆意阐释。原型的新生意义是这种独特话语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必然结果。继而,原型同一的、传统的、说教的意义被消解后,再也无力去书写那种被广为接受的、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大历史。相反,原型被重写后,又可呈现个体独特视角下的事实现状,一种小写的历史。再者,原型重写背后是崛起的个体意识。作者在神话原型意义的空白处,写下的个体感受,脱离了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最真实地记录了人的存在。重写后的神话不再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而是一种个体的有意识。当然,这种意识受诸多因素影响,涉及经历、知识等等。在原型批评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的视角交互中,后现代人荒诞的追寻,以及追寻背后的社会全景会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他文献
著名的语言学家Marta Kutas曾这样描述过人类语言加工的奥秘:“没有人知道,片语片音,是如何在进出大脑的瞬间,转变成了意义……”语言理解,尤其是阅读理解,是人脑通过对语言信息的
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防盗门技术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一种智能防盗门系统由西京学院发明,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5330447U专利号:ZL201521097835.X)。在该专利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市场上防盗门智能化程度较低且主人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家中发生了盗窃事件等缺点,文章设计了一款基于RFID的智能防盗门系统,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不仅具有实时防盗功能,且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明确认可其诗歌创作与艺术之间的联系。由于家学与个人艺术趣味的影响,他摈弃了同时代诗人无病呻吟的诗风。他从视觉艺术作品中汲取了不少创作灵感,其抒情
公司简介,如同公司的“简历”,是外界迅速了解公司基本信息的载体或文本。上世纪80年代“体裁运动”的兴起使得体裁分析成为语言研究的新话题。体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是人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