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对20世纪上半期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研究。 一是关于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背景、历史渊源的研究。 即本文第一、二章的内容。主要探讨了俄人来华的历史,以及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与俄、苏国内新闻事业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外文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侨居在中国的外国人。尤其是在华出版的俄文报,受语言的限制,其读者受众主要是俄罗斯人。 从13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前,在华的俄国人主要有传教士、留学生、商人、俄国俘虏及其后裔。他们为数不多,中国政府对他们也很优待。从19世纪下半叶起,俄国加入到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行列,巧取豪夺,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我西北和东北的大片土地。随着两国关系和地位的改变,来华俄人的社会成分复杂起来,人数也越来越多。十月革命以后,大批俄国难民涌入中国,成为在华俄侨。俄罗斯民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韧性。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接纳与扶助下,20多万俄侨在中国扎下根来。 俄人在华办报的活动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是俄、苏国内新闻事业在中国的延伸。 1917年以前,在华俄文报刊多集中在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其中哈尔滨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累计约出版了30家俄文报纸。这些俄文报刊,无论是沙皇御用,还是民办,直接来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1917年的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 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后,许多俄国报人逃亡到世界各地。他们在境外开创了俄文报业的又一片天地。这批报界精英脱胎于俄国资产阶级报业,继承了原有的新闻传统、理念和做法。 苏联驻华记者对于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予以特别关注,积极向外报道中国进步与革命力量的实际情况,以正视听。苏联在华的新闻活动是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部分。 二是关于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发展过程的研究。 在华出版的俄文报刊,以1917年十月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变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45年抗战胜利为分界,大致经历了初创期、繁荣期、重心南移、逐渐弱化到终结四个阶段。本文第三、四、五、六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917年以前是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初创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俄国太平洋舰队旅顺基地的建成,中国东北大地上出现了大批俄罗斯人。相应地,沙俄官方报刊和民办俄文报刊相继出现。1898年底创办的《哈尔滨》(《Хар6ин》)杂志和1899年创办的《新边疆报》(《НовыйКрай》)揭开了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历史上,《新边疆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沙俄报业在中国的新的尝试,为后来的在华俄文报刊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同时,《新边疆报》也是中国东北地区近代第一报。作为一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化报纸,不管它的性质如何,客观上对国人有着示范作用。 二十世纪初,沙俄在中国华北、东北地区创办了大批中文报刊,与日本逐鹿东北报坛,麻痹中国人民思想。沙俄在华经营的不仅有中文报纸,更有俄文报刊,以此来加强舆论控制和满足俄国读者的信息需求。 至1903年7月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黑龙江地区的俄国人数已达3万以上。由普通俄国居民出版的私营俄文报刊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在华俄文报刊虽然在十月革命以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十月革命以后的俄文报业相比,还只是处于初创阶段。随着俄国难民蜂拥而至,俄文报业迎来了它的繁荣期。 俄国十月革命后,虽然沙俄在华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但是俄文报刊却有增无减。除了帝俄时期原办的一些报纸继续刊行外,俄侨还新创办了大量俄文报刊。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原因,十月革命以后在华出版的俄文报刊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哈尔滨两地。 20年代初,在哈尔滨出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俄文报刊的出版热潮。对哈尔滨的整个新闻事业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场面。俄国各派政治力量纷纷创办报刊,通过自己的舆论喉舌进行政治宣传。只在1920-1923年之间,他们仅在哈尔滨一地就新办俄文报刊达110多家。其中,报纸46家,期刊杂志66家,是尔北俄文报刊最多的时期。如此大量地、集中地创办报刊也是外人在华办报历史中少有的现缘。 哈尔滨的俄文报刊由于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反苏”和“拥苏”之分。在白俄报刊呈现强大攻势的同时,布尔什维克没有沉默,起而创办报刊,进行革命的宣传,“红白”之争尤为激烈。这是20年代哈尔滨俄文报刊表现出的一大特点。 十月革命后在哈尔滨出现的俄文报刊是新生事物。在新闻报道上讲求快速,版面设计追求美观,管理上强化服务意识,报业经营走商业化道路。印刷技术比先前大大进步,速度提高,规模扩大。在它们的带动下,哈尔滨中文报刊的面貌发生了极大改观。 哈尔滨俄文传媒基于历史上的俄国情节和地域上的优势,在2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而地处中国南方的上海由于俄国难民不期而至,俄文报刊随之产生。20年代中后期,哈尔滨的很多俄侨南下,上海白俄数量和俄文报刊大幅度增多。 由于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限制,苏联官方新闻机构在华的活动不是很多,在华办报的规模也较小。他们与中国共产党人和南方革命政府都有过接触。苏联在华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是苏联记者向国内发回的大量中国报道。 从30年代初开始,哈尔滨的俄文报刊逐年减少,而上海的俄文报业却越来越繁荣。不仅出版了大量俄文报刊,还有广播电台。30年代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重心转移到上海,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俄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租界和中国地方当局对俄侨报刊的宽松管理。 苏联在华的新闻机构和部分苏侨办的俄文媒体在中国抗战期间表现非凡。他们对中国抗战进行及时报道、深入分析。 上海沦陷后,在苏日中立条约的庇护下,苏联及其侨民在上海的新闻活动得到继续发展。各种媒体冲破了敌人的新闻封锁,及时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式。40年代上海俄文媒体的主流是苏侨报刊,呈现出爱国与正义的新特点。 抗战胜利后,苏联在华的新闻活动与中国共产党有过密切合作,大力地支持和配合中共在上海的宣传工作。而侨民报刊日趋式微。 1945年,日本投降后,哈尔滨所有的俄侨报刊全部停止出版。而苏军在东北迅速创办了一系列报刊。到了50年代,无论是哈尔滨,还是上海,俄侨现象成为历史,俄文报刊不复存在。 三是个案分析,进一步探究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中更细致、更深层的问题。 本文第七、八章论述了《柴拉》报系的发展过程和新闻业务特色。 半个多世纪的在华俄文传媒史上,形形色色的俄文报刊不下500种。《柴拉》报系是20世纪上半期在华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俄文报业集团,主要经营二份俄文报纸,前后历时20多年(1920-1947),在俄侨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在《柴拉》报系中,哈尔滨《霞光报》出版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上海柴拉报》以上海发达的新闻事业为依托,在上海外文报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天津《俄文霞报》的创办,则标志着《柴拉》报系的最终建成,在中国东部省份构成三点一线的发行网,几乎覆盖了在中国的全部俄侨受众。 《柴拉》报系的发展过程是整个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各个阶段历史的缩影。三份柴拉报出版时间长,发行范围广,业务水平高,印刷精良,报道及时,言辞犀利,代表了在华俄文报业的水准。通过分析其新闻业务特色,折射出20世纪上半期在华俄文报纸的面貌。 四是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结性评述。 本文第九章分析了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和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 通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系统研究和与其他在华外文报刊的比较,它的特点自然而然地彰显出来:在同一地区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新闻体系;使用同一语言的报刊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色彩;对祖国政府采取疏离和严重对立的态度;办报活动在不同政权统治时期遭受多重控制;历史造成了在华俄文传媒的地域分布特点;办报活动受到中国政局和中俄(中苏)关系的直接影响;在华俄文报刊较少参与中国事务;在华俄文报刊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化观念方面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外人在华办报历史中的一部分,在华俄文媒体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与我国的新闻事业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关于在华俄文报刊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影响问题,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区别对待。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曾促进过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同时,在某些方面也阻碍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