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玉米带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alconl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土壤结构破坏加剧,抗逆性变差,最终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吉林中部农区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耕作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寻找能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少地表径流,促进玉米高产稳产,适合北方旱作农区的可持续耕作方式,为合理耕层构建,实现玉米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提供农艺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翻耕结合秸秆还田可以有效降低耕作层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年际间的对比表明,连年翻耕对土壤容重的降低作用略大于一年翻耕,隔年翻耕则会使耕作层的土壤容重有所上升。2、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翻耕和秸秆还田相结合可以提高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40-80cm土层,仅苗期翻耕处理土壤含水量要高于农民习惯处理。3、翻耕结合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耕作层>1mm团聚体的数量。连年翻耕,会降低对>1mm团聚体的影响,增加0.25-0.5mm团聚体的数量。隔年进行的翻耕处理,在翻耕当年,可显著降低耕作层>1mm团聚体数量,并增加0.5-1mm团聚体数量;而传统耕作的第二年,其耕作层>1mm和<0.25mm团聚体会有小幅度提升,0.5-1mm团聚体则会有较大的下降。4、翻耕结合秸秆还田使耕作层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年际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第一年对有机质影响不明显,甚至会导致有机质含量小幅度下降,在第二年则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呈下降趋势,而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则明显上升,这可能与作物的吸收及秸秆还田有关。5、翻耕结合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并改善了土壤的供水供肥性能,使土壤具有更好的通气透水性,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玉米的茎粗、株高、干物质重以及穗粒数、百粒重等玉米生育性状,提高了玉米的产量。综上,在2016年和2017年的连续试验中,翻耕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可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土壤通透性以及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为玉米高产创造了良好的耕层构造。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地震系统的工作特点,结合部门内部实际需要,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的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同时从界面开发、数据库搭建、以及遇到的疑难问题等方面详述了整体设计过程。
为了解濮阳市新装修居室中甲醛的污染状况 ,对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进行了一年的监测分析 ,结果表明 ,装修后一年内有 8个月甲醛浓度超标 ,浓度为 0 .0 2 2~ 1.2 0 0mg m3
目的:探讨综合鼻整形结合面中部及颏部整形来塑造面部美丽(og)曲线。方法:在要求鼻整形顾客中选取塌鼻、面中部凹陷、颏部发育欠佳的顾客,同时进行鼻综合整形,面中部填充,隆
会议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抗炎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进行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生理基础,如何辨别并治疗不稳定斑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 related
【关键词】有效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行为 学习方式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52-02  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日益成为广大农村初中教师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肖成全教授认为,在符合时代要求和个体价值积极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
本刊讯 为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5月4日,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机关团委与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团委、广西师范学院团委联合举办了纪念“
目的探讨LBL与TBL整合教学法在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2018学年本教研室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的213名研究生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为3组,A组2
日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四川省《冕宁县方家堡稀土矿普查项目》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成果验收,估算稀土资源量18.18万t。
随着知识经济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防科技情报的分析和管理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等特点,具有单一领域转向全领域、新兴数据源蓬勃发展、多数据源综合利用、情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