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青州刘氏诗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域文学和家族文学渐成研究热点,这对于整个文学史的构建无疑是必要的。文学的发展就像一条大河,家族文学和地域文学则就是其支脉。明代青州刘氏家族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它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对明代文学史的整体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刘珝在文学史上虽声名不显,却是明代中期山东诗坛重要力量,他以及他的两位孙子刘澄甫、刘渊甫的诗歌创作对同时代的青州诗坛甚至整个山左诗坛都有一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刘珝起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论文第一章介绍明代前期山东诗坛乃至青州诗坛的创作特点。山左诗坛的兴起是从明代开始的,而青州又是山东两大诗歌中心之一。明代山东科举在北方各省区中较为发达,家族文学也初露端倪,刘氏家族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诞生的。由明代山左诗风入手,逐步聚焦到青州诗坛,意在探究青州刘氏家族文学发生发展的土壤。论文第二章首先介绍刘氏家族的历史,其始祖是元末明初的武将刘八公,因避战乱而定居青州府寿光县阳河村。刘氏家族深受儒学传统影响,勤俭持家,恪守诗书礼义之道,天下承平后刘珝一代走上科举道路。自刘珝后,明清两代刘氏家族科举兴盛,七人进士及第,外加九位举人,可谓青州率先崛起的仕宦大族。刘氏家族的核心人物是刘珝(1426——1490),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入阁参与机要政事十余年,有《古直文集》、《青宫讲义》传世。刘珝事亲至孝,忠厚传家,是明代著名的儒家贤相,《明史》有传。论文第三章着重论述刘珝的文学创作。第一节介绍诗歌创作,刘珝现存诗歌二百余首,数量虽不算多,但内容极其丰富。刘珝所处的文学时代正是“台阁体”诗流行的时代,他的诗歌中虽免不了有“台阁体”的痕迹,但从他的创作看,他却极力摆脱“台阁体”的束缚,为文学向前发展做出了贡献。刘珝的讲章是很有特色的,既是给皇帝讲课的底本,又最能反映他的政治理想。刘珝的古文内容丰富,包括表、笺、奏疏、策问、记、序、说等几乎所有文体。本章还就刘珝的交游网络作简单的梳理。论文第四章介绍刘氏文学家族后人的诗文创作以及刘氏诗歌的创作渊源。刘珝以后,刘氏家族诗文创作传统未绝,甚至在刘珝孙辈刘澄甫、刘渊甫一代又大放异彩,作为“海岱诗社”的重要力量,成为当时青州诗坛的领军人物,为明代中后期青州诗歌中心的确立做出了杰出贡献。本章第二节从诗歌流变的角度探讨在“台阁体”转化下环境的刘氏家族诗风的转变,从大的文学环境看他是怎样接受和创新的,以及澄甫、渊甫参与其中的海岱诗社为青州之歌中心的确立做出的贡献。
其他文献
“审美意象”是诗词作品中最小也最活跃的基本元素,是客观物象经过主体独特的审美创造之后物化而成的一种艺术形象,体现了中国诗歌创作传统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风格。诗人想把情
目的探究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行业也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中,对于社区来说,对"学生"的管理模式不同于普通院校,甚至这种"学生"都有别于普通学生。这主要是因为社区教育指的是以社区为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46例慢性咳嗽患儿临床资料按年龄分婴幼儿、学龄前、学龄儿童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上气道咳
<正>一、法官和律师的实然和应然关系法官与律师之间理论上应呈现一种简单而纯粹的"表达和判断"的关系,在法治化程度越高的国家,这个问题越易于回答。因为在那里,司法独立、
我国绝大多数水库修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受当时客观条件限制,不少水库设计和施工质量”先天不足”,现在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大量水库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除险加固工程迫在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保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服务面临起步时间较晚、发展速度较慢
为了有效传承并大面积推广业已濒临失传的吟诵文化,急需找到一种易学易记易用的创编吟诵调子的技法。在基本遵循吟诵法则的前提下、参照并灵活运用因声定音的方法,自由创编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与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作用仅仅停留在人人互动的环节早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于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便有人提出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