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合肥市野生动物园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梅花鹿、非洲狮、东北虎、狼、棕熊发病动物进行诊治,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辅助性诊断(包括血象检查和血生化检查)等,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同时对传播媒介蜱虫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流行病学方面,主要在夏秋季节,以散放饲养方式的中后年动物为主;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尿液深棕色,精神不振,有的食欲废绝,粪便干且黑。血象检查白细胞上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比容大部分均低于参考范围;血生化检查可见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胆红素均升高,碱性磷酸酶(ALKP)、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KP)也升高,预示肝肾功能受损。血涂片经吉姆萨染色可见红细胞中寄生巴贝斯虫体,虫体边缘呈紫色,其余为淡红色。PCR扩增巴贝斯虫18S rRNA基因结果,明显可扩增出目的基因,与预期结果相一致。对传播媒介鉴定,依据形态学鉴定方法,鉴定为长角血蜱。根据诊断结果,对相关病例进行治疗,遵照抗菌消炎、补血补液、驱虫的原则,效果显著。感染巴贝斯虫的利用三氮脒(血虫净)8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间隔两天加强一次,效果明显;其他利用1%伊维菌素注射液0.2mg/kg皮下注射,间隔五天加强一次,或利用伊维菌素粉拌料或兑水自由饮用,效果确实。通过实践表明,定期的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和菊酯类药物(25ppm溴氰菊酯溶液)混合液兑水喷洒场地可有效控制蜱虫的蔓延。由此可见,蜱虫及其传播的巴贝斯虫病对野生动物的危害较为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动物死亡而导致经济损失;同时对蜱媒进行有效的防控,在公共卫生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后的工作方面,为野生动物巴贝斯虫病感染的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依据,对蜱虫及其传播疾病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