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胃癌发病率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尤以亚洲国家高发。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占全世界的42%,死亡30万,已成为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胃癌的合理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疗效及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世界上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胃癌分期标准是由AJCC及UICC共同制定的TNM分期标准,其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印证。自1977年第1版TNM(Tumor-Node-Metastasis)分期发布以来,其一直是指导胃癌临床分期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后来胃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采用的标准分期方法。2010-01-01起,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on Cancer,AJCC)及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ancer Control,UICC)第7版TNM分期标准颁布实施,与2002年颁布的第6版TNM相比,新版的分期标准中对肿瘤浸润(T)、淋巴结转移(N)等判定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对患者预后判断更为细致合理。但即使在相同TNM分期情况下,个体间生存时间的差异仍然较大。除TNM分期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对此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本研究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1990~2005年间行胃癌根治术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1990年1月~200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RO切除),淋巴结捡取≥15枚,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病例资料1206例。入选患者病历资料详尽,手术病理组织均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病理切片、制片、HE染色,经系统病理检查诊断为胃癌,已排除胃淋巴瘤等其他恶性肿瘤及非胃癌原因导致死亡的病例。1206例胃癌患者中,男性829例,女性377例,中位年龄61岁(19~90岁),<65岁747例,≥65岁459例。根据第7版UICC/AJCC(TNM)系统分期:Ⅰ期148例,Ⅱ期256例,Ⅲ期802例。以住院病历资料或电话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全面的病史询问、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腹部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起始时间为确诊之日,终点为因胃癌死亡日期,截止日期为2005年12月30日。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问和5年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引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肿瘤直径、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和TNM分期与胃癌预后显著相关,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浸润深度、区域转移淋巴结数目及TNM分期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
(2)淋巴管癌栓可以作为Ⅰ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3)肿瘤最大径、淋巴管癌栓、受检淋巴结个数3个因素是Ⅱ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为Ⅱ期胃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4)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病理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淋巴结受检数目,是Ⅲ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病理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淋巴结受检数目为Ⅲ期胃癌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①肿瘤直径、淋巴管癌栓、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目及TNM分期能为临床判断胃癌预后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②Ⅰ期胃癌独立预后因素:淋巴管癌栓。
③Ⅱ期胃癌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
④Ⅲ期胃癌预后判断应结合多因素综合考量,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管癌栓、组织分化程度、大体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受检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