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在日本名古屋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国在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合法权利,中国开始全面走向国际体育历史的舞台。在重返国际奥委会后,1980年我国首次派团参加了第13届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参加了11届冬奥会,健儿们的奋力拼搏换来的62枚沉甸甸的奖牌,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的良好风貌和崭新形象,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1992年第16届阿尔贝维尔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运动员叶乔波获得的银牌实现了我国冬奥会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以5枚金牌11枚奖牌成为参赛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为了2022年第23届冬奥会举办城市,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城市。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历届冬奥会的获奖牌情况、进入前八名次、参赛项目及参赛人数等参赛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历届冬奥会取得成绩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我国参赛历届冬奥会取得的奖牌分布的总体情况来看,冰上优于雪上,女子优于男子;获奖牌项目集中于滑冰、滑雪、冰壶3个大项;短道速滑是获的奖牌、金牌数量最多的小项;我国获奖牌项目发展轨迹为: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冰壶-单板滑雪。2.我国体育代表团进入前八名次的项目逐届增多,参赛的项目范围也越来越广;我国参赛冬奥会运动员人数逐届增多,女子运动员人数多于男子运动员人数,且男女运动员性别比例正趋于平衡化发展;国际奥委会给予的东道主冬奥会部分项目的直通名额以及我国对冬季运动的高度重视,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项目数量将达到历届最多。3.我国参赛冬奥会取得成绩的原因有:我国对冰雪运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冰雪项目起步晚、基础差、地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得到改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设的竞速性、难美性项目具有竞技优势;中国对冰雪后备人才的三级训练网以及跨界跨项科学选拔人才的创新模式等。4.面对国际冰雪项目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突出重点,保持优势项目的竞技实力,挖掘潜优势项目,提高冰雪运动成绩;深化对项目训练规律的认识,增强对训练方法、技战术方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等;加强国际交流,组织好重点项目的比赛训练工作以赛促练,丰富运动员、教练员实战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