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依照2011年新课程标准:“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教学与学生的思维特征相结合,研究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已成为一种中小学教师所认可的教学策略。因此,以思维导图为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本研究将思维导图与数学教学有机的进行整合,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教学中的策略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对方法进行检验。将思维导图融入到教学中,可以为教师授课提供新的思路,帮助教师设计教学环节,改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中,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有一种新鲜感,也会更有兴趣来参与。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教学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小学高年级课程内容的知识容量以及知识点的抽象性、复杂性都有所提高,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程中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且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性思维水平、逻辑性思维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助于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施。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在研究前和研究后对教师进行访谈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了能准确地掌握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情况,对教师进行访谈和对学生进行了问卷,以了解在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效果。本研究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研究,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通过利用比较思想、转化思想和整体布局思想将这三个策略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实践的检验。适时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努力创建出一套适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本研究不仅提升了数学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及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把教师从课堂中释放出来,做一个引导者即可,同时学生有了更广阔的的空间去发挥创造性思维。但由于受研究时间较短、研究者能力有限等外在条件限制,本研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研究结果在其适用性、可推广性、长期性上都不够完美,有待研究者在以后道路上进一步全面而深入地进行研究。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实践来看,教学重视的不应是绘制思维导图这种形式,应改重视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的启发,学生绘制导图时的思维、知识构建过程,重视这一理念,开展充满创新思维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