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隐袭起病,缓慢进展,通常起病后10-20年不能行走。由于SCA症状多样、复杂且各亚型之间症状重叠,造成临床诊断困难。至今为止各型的诊断仍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尤其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加上阳性家族史。基因诊断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现有报道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共有35型,而本研究则发现了1个伴发严重白内障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家系,因此对该家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基因突变进行研究。方法:收集该家系临床资料。采用国际协作共济失调评估量表(International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及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对该家族的病例及未发病者进行评分。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该家系的病例进行了颅部扫描,并系统描述这些病例的影像学变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该家系中发病者及部分未发病者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该家系6例发病者均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和严重的白内障。该家系第2代6人中3人发病,发病率为50%,男女均有发病,家系中6例发病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7.3(±3.6)岁,3例死亡发病者的平均病程为14.0(±1.7)年。3例现存发病者ICARS评分分别为20分、44分、93分,MMSE评分分别为27分、28分、5分。家系中6例发病者均于20岁后发病,家系第2、3代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29.3(±0.6)岁、25.3(±4.5)岁,第3代发病年龄较第2代提前。该家系2例患者头MRI均表现为小脑、桥脑萎缩,水平位可见“纵线征”。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SCA1、SCA2、SCA3、SCA6、SCA7、SCA17、DRPLA基因编码区(CAG)n三核苷酸重复数目正常;SCA8基因3’非编码区(CTG)n三核苷酸重复数目正常;SCA12基因5’非编码区(CAG)n三核苷酸重复数目正常。结论:1.本研究发现大连地区一个伴发严重白内障的SCA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早,进展快,晚期出现严重认知功能障碍。2.具有明显的延迟显性及遗传早现的遗传特征,但无明显的遗传异质性。3.头MRI可见小脑、桥脑萎缩,水平位可见“纵线征”。4.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位点,推测该家系可能是一个新型的SCA亚型,也可能是已知的某种SCA亚型,由于遗传异质性而出现新的伴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