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分析介绍呼伦贝尔严寒地区的气候与建筑概况。包括地理分布,温度,湿度及太阳辐射等气候特征,调查研究呼伦贝尔地区建筑能耗与能源利用率。总结严寒地区建筑设计的原则、规范与难点。对严寒地区的居住现状进行调研,包括居住聚落的形式、布局,建筑的空间、材料及构造特征,以及民居的施工与建造。对采暖方式进行调查,包括火墙、火炕、家用暖气等地域性特殊构造。初步分析了村镇住宅在建造、热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实测分析。设计实测方案,包括测试的对象、时间、地点、方法、过程等。得出冬季室内温度较低且温度分布不均的现象。对村镇居住建筑的热舒适性加以分析,包括温湿度、平均辐射温度和风速等影响因素。通过对村镇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在舒适性方面的真实感受,并选取热中性温度为指标,运用热感觉投票与线性拟合方法建立模型,对室内热舒适进行客观评价。另外,对当地传统的双层围护构造如门窗与屋顶,和传统典型采暖构造火墙进行了针对性的测试,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与缺陷。针对一系列测试及调查评价结果分析村镇住宅存在的问题,包括群体布局分散,建筑本体缺陷,供暖方式落后,能源利用率低,缺乏节能管理等。在充分研究地域性适宜技术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严寒地区村镇住宅节能设计的策略。在空间规划布局层面的如日照间距、风的影响,建筑单体层面的如室内空间、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等。分析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包括外墙、门窗、屋顶、地面等。结合前文调查与测试的结果,总结传统民居设计的经验,包括一些地域性的采暖,保温,节能构造等,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在今后设计中继续利用或改造的可能性。此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并提出适用于当地经济与气候背景的利用技术如燃池采暖、秸秆气化等。最后针对呼伦贝尔村镇住宅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围护结构、采暖方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众多适宜性的、符合村镇经济条件的节能改进具体措施。并进一步评估了各项技术措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改造策略是节能、适宜、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