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干旱和高盐胁迫下,很多植物会大量积累甜菜碱。甜菜碱是广泛存在生物界的组织相容性渗透调节试剂。高等植物体内,甜菜碱由胆碱经两步氧化而合成。即胆碱加氧酶催化生物体内的胆碱合成甜菜碱醛,然后甜菜碱醛在甜菜碱醛脱氢酶的催化下合成甜菜碱。基于其他物种分离出来的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红花中分离得到BADH基因。结果如下:1.测序得到的BADH完整编码区全长1746bp,包含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旱和高盐胁迫下,很多植物会大量积累甜菜碱。甜菜碱是广泛存在生物界的组织相容性渗透调节试剂。高等植物体内,甜菜碱由胆碱经两步氧化而合成。即胆碱加氧酶催化生物体内的胆碱合成甜菜碱醛,然后甜菜碱醛在甜菜碱醛脱氢酶的催化下合成甜菜碱。基于其他物种分离出来的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红花中分离得到BADH基因。结果如下:1.测序得到的BADH完整编码区全长1746bp,包含1509开放阅读框编码503个氨基酸。对红花BADH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该序列拥有一个保守
其他文献
攀枝花主要烟区分布在坡度较大的山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在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烟叶本身品质下降,病虫害发生率加大,在大量投入生产成本后不能得到预期的收入,影响了烟农的种烟积极性,烤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施肥种类、施肥方式对烤烟生长、烟叶品质的影响,试图探索适合攀枝花烤烟生长的一整套生态施肥模式,为攀枝花烤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研究取得了如下主
烟叶生产是攀枝花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对攀枝花市农村脱贫致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该市由传统烟草农业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发展,本研究通过系统调研和分析该市烟叶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结合当前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建设的要求,着力分析攀枝花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现代烟草农业的先进经验,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实现烟叶基地单元
对凉山地区的会东、会理、盐源和西昌烟叶品质结合地形、土壤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包括海拔高度、田块类型,土壤类型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烟叶产量方面,中海拔优势明显,达到了平均194kg/亩;低海拔条件下最低,为164kg/亩;高海拔为170kg/亩,稍好于低海拔。整体上,体现出烟叶产量受海拔因素影响明显,从低海拔到中海拔,平均产量逐渐增加,但从中海拔往高海拔,产量逐渐受到抑制,但仍高于
赖草属(Leymus Hochst.)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ier)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年生属,全世界均有分布,大约有30个种和19个亚种,从北海沿岸穿越中亚到东亚一直到阿拉斯加和北美西部均有分布,大部分种类主要集中在北美和中亚的高山。我国是世界上赖草属种类最多的国家,有大约27个种,3个亚种和3个变种,主要在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该属大多是草
上个世纪中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对植物雌性不育现象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大多仅限于胚胎学和细胞学层面,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广泛应用,植物雌性不育基因的功能分析,特别是在结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前期研究中,我们对一份源自籼稻蜀恢202的雌性不育突变体作了大量研究,发现该不育性状受水稻第5染色体上的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囚其表现为花粉管生长受阻,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过程,进而导致雌性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约占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由于油菜杂种优势表现明显,且化学杀雄具有亲本选择自由、杂种配制简便、杂种可以多代利用等优点,化学杀雄技术现已成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对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作用机理的研究多见于细胞水平和生理生化水平,本研究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和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化学杀雄剂诱导的甘蓝型
空间诱变技术为种质资源创新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2006年利用返回式卫星对玉米自交系08-641、18-599和黄籽粒玉米进行搭载处理,从后代植株中筛选出皱缩不透明籽粒、皱缩透明籽粒和白色籽粒三类胚乳突变体。本实验对上述三类突变材料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等方面进行鉴定和遗传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皱缩籽粒玉米突变体经连续多代自交后,能稳定遗传。利用葸酮比色法对皱缩透明籽粒
玉米与其近缘种—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杂种F1减数分裂异常且不育,严重阻碍了双亲遗传物质的“交流”。在玉米远缘杂交研究中,成功得到了一株具有多年生特性且雌穗授双亲花粉均可结实的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非整倍体(MDT),该材料克服了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间遗传物质交流的障碍,可以作为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间基因转移的桥梁材料。本研究对MDT与双亲回交的后代进行了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每年由于病害造成玉米的损失可达10%左右,而在西南地区由于高温高湿的天气,使纹枯病成为该地区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为了减少纹枯病对西南地区玉米的危害和损失实施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是由于实行免耕或少耕、提高施肥水平、推广密植栽培技术以及抗病品种的缺乏,使该地区纹枯病的发生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因此培育对纹枯病的抗性玉米迫在眉睫。纹枯病主要由半知菌亚门的立枯
由稻瘟病菌(Magnapo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其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居水稻三大病害之首,每年给我国甚至世界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在众多的防治手段中,利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但是,长期种植含单一抗性基因的抗病品种,其对稻瘟病的抗性和抗谱会随着病原菌的进化和优势生理小种的变化而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因此,鉴定和发掘更多的抗性资源,分离和克隆更多的抗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