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区域经济学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这一理论也适用于我国的传统社会时期。在我国传统社会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最大,商业其次。因此,一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发展水平往往可以反映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选取清代陕北地区,通过研究清代陕北地区的农业和商业在陕北各州县之间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来探讨陕北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农业部分以“土瘠民贫”为主线,分别探讨了陕北各州县之间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区之间居民生存方式的差异。由于在整个清代陕北地区各州县之间的资源禀赋的差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陕北地区各州县之间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平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并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商业部分抓住其主要特征,广大地区“商贾寥寥”到部分州县“逐末者渐多”的过程,分别探讨了陕北地区商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以及陕北居民的商业意识和商业参与度地区间差异。指出,同治、光绪之前,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沿边的府谷、神木和榆林等转口贸易兴盛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自同光年间始,靖边县柠条梁、定边县的安边堡等沿边商业市镇兴起,沿黄商贸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随着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增强,位于交通要道各州县商业的崛起。各地区之间居民商业意识与商业参与度的差异与一地的商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并且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叠加分析清代陕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商业发展水平,指出陕北地区在有清一代,形成了四大经济区:(一)沿边经济区。包括榆林、府谷、神木、靖边和定边五县。本区农业经济受制于自然环境,发展水平低下。转口贸易兴盛,形成了榆林府城和府谷县两个商贸中心。(二)沿黄经济区。北部经济亚区葭州、绥德、清涧、吴堡四县在清前期主要依靠农业;清代末年,绥德、清涧一带土著居民经商之风盛行,县域经济水平飞速提升。南部经济区一一宜川县农牧业发达,是陕北主要的粮食产地和商品粮输出地。商业发展水平较高,县域经济发展居于前列。(三)内陆经济区。本区深处内陆,交通不便,商贸不通,农牧业生产也仅仅维持在糊口的水平。只有鄜州一带,农业基础较好,经济水平较高。(四)北山经济区。由邠州直隶州以及永寿、麟游所组成的东部经济亚区深处北山之中,可耕地狭小,商业几无(长武县除外)。但是山中物产富盈,口食之需及日常所用自给性较高。由陇州和汧阳组成的西部经济亚,农业发达,商业繁荣,居民经商者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总体而言,“土瘠民贫、商贾寥寥”这一典型的“陕北现象”是陕北地方文献对地区总的经济情况的描述,是一种宏观上的把握。纵观陕北地区在清代近三百年的发展,“土瘠民贫”的基本经济状态没有显著的变化,并且一直持续到了近代,说明陕北地区的贫困化进程一直在持续中,并没有太大的改观。而“商贾寥寥”的记载则与历史真实的情况有所差距。在整个清代,陕北地区的商业整体处于一种缓慢的发展中,商业发展的滞后性和不充分性是其主要商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