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马来西亚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angsd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两个重要国家,近年来,中马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双边贸易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制造业贸易在中马双边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并且中马制造业贸易额占中国-东盟制造业贸易额的比重最大。中马贸易额、中马制造业贸易额及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额15年来呈增长态势,产业内贸易逐渐成为中马制造业贸易结构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形式,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全面启动更是为双边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深入分析,研究其呈现的特点,了解双方产业内分工协作水平及分工地位,探讨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发现促进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有重要意义。  本文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3次修订标准(SITC Rev.3)来界定制造业商品的范围,把同属于某一3位SITC编码项下的产品组界定为一个产业即把SITC Rev.3的组作为同类商品。本文选用1995-2009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制造业SITC三分位贸易统计数据,首先从产业内贸易额角度对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做一概况分析,发现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接着利用Grubel-Lloyd指数对中国与马来西亚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发现中马制造业贸易结构仍是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格局。之后采用GHM标准来分析中马两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类型,结果表明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呈现出以垂直型为主的格局。接下来运用多元双对数模型对影响中国与马来西亚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特征因素,包括中马人均收入差异、市场规模、经济一体化程度。最后在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马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中国二元的经济结构下,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尽管近年来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有所缓和,但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仍高于农村地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成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随着中日韩三国建立自贸区步伐的加快,银行部门的开放也逐步提上讨论议程,如此自贸区内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也将会进一步的加剧。因此,在自贸易建立的过程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