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与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n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历史上,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准。而随着直接融资的比例不断上升,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幅提高,其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资本市场建设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能否脱颖而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标志之一。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理版图中,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三个城市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它们在多个方面都代表着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比较这三个城市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可以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优势、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从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入手,以资本市场作为切入点对上海、北京和深圳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竞争态势作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九章: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了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脉络和研究的几个方向;第三章分析了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提出了资本市场的区域概念和空间根植性;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区域资本市场的分析指标,列出了指标的设定思路、指标构成和评价标准;第五章总结了上海、北京和深圳在我国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领先态势;第六、七章具体分析了三地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指标和二级市场指标;第八章对三地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各自具备的优势;第九章总结了全文的内容,并从资本市场角度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建议。   在对上海、北京和深圳资本市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区域资本市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上海和北京的综合得分相同且领先于深圳,说明这两个城市资本市场发展的综合水平较高。2)上海和北京分别在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上具备各自的优势。3)从实力指标和潜力指标的不同属性来看,上海在实力指标上的得分最低,落后于北京和深圳,说明上海金融中介机构的整体规模和水平不如北京和深圳;但在潜力指标上得分最高,说明上海发展资本市场的潜力最大。未来上海需借助国际板在上交所开板的契机,增强本土券商的承销能力,实现以资本市场带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与城市的差距
学情分析: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在化学课堂中充分展示实验的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对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突破教材重难点
期刊
税收道德作为税收遵从在价值观和道德层面的延伸,近年来已引起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税收道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指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人们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成功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增长模式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征,人口老龄化问题随之而来。
国家已经做出了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战略部署,并且在落实进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而着眼于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现实进程,以大连为核心城市的辽宁沿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