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 HLP)是指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使血中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和(或)脂蛋白(PLA)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或)载脂蛋白A(apo-A)降低。恰当的描述应该是,机体内一种或几种脂类代谢失调致使血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成分出现明显异常,称为血脂失调或血脂异常症(Dyslipidemia)。由于脂类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中运转,故亦可称为异常脂蛋白血症。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中年甚至青年时期就出现血脂异常,主要为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的异常升高,大多不伴有临床症状,正因如此,血脂异常升高多被人们忽视,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同时在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药口服、针灸、中药调理等,西药以副作用大而被人们所诟病,中药调理时间稍长且不方便,近年来针灸调脂疗效被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并因其疗效快捷、治疗方便而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本课题旨在通过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来探讨电针调脂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实验部分方法将48只SD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对照组,每组各12只。正常组每天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电针组、对照组均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个月后正常组、模型组继续分别以普通、高脂饲料喂养,电针组开始电针治疗,对照组改用普通饲料喂养,不作任何治疗。取大鼠双侧丰隆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周连续治疗6天,共持续四周。结果1.对于高脂血症大鼠各项血脂的调节治疗四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TC、TG、LDL—C含量均较后者低(P<0.01),而HDL—C含量较后者高(P<0.05)。说明电针调脂比单纯饮食控制效果要好,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对于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肝组织内所含脂滴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肝组织所含脂滴也有较明显下降。3.对于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的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模型组、电针组、对照组大鼠经过1个月喂养之后主动脉部位均开始出现脂肪细胞沉积表现,经过1个月电针治疗后的电针组大鼠脂质沉积明显减少,而对照组大鼠略有减少,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认为电针调脂能够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4.对于高脂血症大鼠ABCAL、PAR-α、PPAR—γ、LXR、RXR—α表达及含量的影响电针组具有促进肝脏及脂肪中PPAR-α、PPAR-γ活化并与RXR-α结合从而有效诱导ABCAl表达的作用。临床部分方法所有42例病例均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及心内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住院或门诊病人,其中针灸科22例,年龄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53.76±10.52岁,病程2-5年;心内科20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7.83±12.14岁,病程3-7年。结论在高脂血症且不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病人中,电针疗法能够显著、稳定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在高脂血症伴有如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病人中,电针疗法仍然能明显降低血脂,尤其对于高低密度脂蛋白的调节较为显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生成有预防和一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