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以隔姜灸法刺激背俞穴,探讨隔姜灸对化疗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为癌症的辅助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本研究共观察2007年7月~2009年3月在佛山中医院住院治疗的Ⅳ期肿瘤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每日隔姜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依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俞穴学》分别取膏肓俞(双)、脾俞(双)、胃俞(双)、膈俞(双)、肾俞(双)穴。从化疗开始的当日,隔姜灸组每天进行隔姜灸施术,对照组则单纯行联合化疗。共治疗14天。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前第一天和治疗结束后一天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白细胞总数、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并填写生存质量量表。最后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前隔姜灸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种和生存质量(KPS)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隔姜灸组CD4、CD8、NK细胞含量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隔姜灸组CD3、CD4、CD8、NK细胞含量百分比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CD4、CD8、NK细胞含量百分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治疗后隔姜灸组WBC、RBC、船、PLT较对照组高,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隔姜灸组WBC、RBC、HB、PLT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WBC、RBC、HB、PLT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4、治疗后隔姜灸组生活质量(KPS)评分、EORTC-QLQ-C30量表总体健康状况(QOL)评分较对照组好转,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5、治疗后除认知功能外,隔姜灸组EORTC-QLQ-C30量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角色功能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认知功能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别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具有缓解癌症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减轻临床症状及明显改善化疗所致生存质量下降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