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AM变宽度路径规划与工艺参数匹配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和工艺参数匹配通常采用等距偏移和恒定工艺参数来进行金属零件的熔敷,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WAAM在截面形状具有变宽度特征金属零件上的增材制造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截面形状具有变宽度特征的凸轮结构为验证件,提出了基于直骨架提取的变宽度路径规划算法和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工艺参数匹配策略。建立电弧增材制造试验平台,包括:MOTOMAN弧焊机器人、松下YD-500FR熔敷电源和软件控制系统。在该平台上,采用全面试验法,进行工艺参数与熔敷成形尺寸之间的单熔敷道基础实验,获得125组样本数据。建立了以行走速度(V)、熔敷电流(I)、熔敷电压(U)为输入参数,以熔宽(W)和熔高(H)为输出参数的BP神经网络正向模型。使用验证集对其预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正向模型具有非常高的预测精度,熔宽R~2值为0.993,熔高R~2值为0.983。在实际熔敷过程中,需要根据已规划好的熔敷道成形尺寸预测合适的工艺参数,因此,利用神经网络模型逆向预测建立了以熔宽和熔高为输入,工艺参数为输出的熔敷尺寸—工艺参数数据库。为研究传统路径规划算法熔敷凸轮结构时存在的不足,以CGAL计算几何库为算法内核,编写了平行直线路径规划算法、轮廓偏置路径规划算法、复合路径规划算法,经熔敷后分析可得:传统算法在变宽度零件上会出现阶梯效应、轮廓偏置自相交、沿中轴处无法熔敷而出现孔洞的现象、熔敷效率低下。为此,提出了基于直骨架提取的变宽度路径规划算法,通过直骨架提取、半径函数划分,最终生成路径轨迹,结果表明变宽度路径规划算法生成的路径轨迹能够很好的适应具有变宽度特征的几何图形。为了解决变宽度路径下工艺参数匹配问题,以高度不变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工艺参数匹配策略,旨在通过调整行走速度和熔敷电流来实现熔宽的连续变化。首先,以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为基础,建立以工艺参数为输入变量,以熔宽和熔高为响应量的响应曲面方程,经统计分析可得:I、V、U、I~2和V~2对熔敷尺寸具有显著影响且P值均小于0.05。然后,引入工艺参数敏感度分析法,探讨了熔敷工艺参数微小变化对熔敷道尺寸变化的影响程度。结合响应曲面和等高线图,对行走速度和熔敷电流进行耦合分析,发现区域I(随W降低,I、V同时增大)和区域III(随W降低,I、V同时减小)对应的调整方法具有可行性。其次,结合Design-Expert响应优化器,提出工艺参数初始化及连续优化,通过限定熔宽、熔高及工艺参数范围,求解满足条件的行走速度和熔敷电流组合。最终,使用提出的变宽度路径工艺参数匹配策略进行单道多层变宽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区域I对应调整方法的熔敷道成形尺寸从5.5mm变化至8mm,熔敷电流从165A增大至196A,行走速度从5.0mm/s增大至10.9mm/s,而熔高平均误差率为3%;使用区域III对应调整方法的熔敷道成形尺寸从5.0mm变化至7.5mm,熔敷电流从165A降低至100A,行走速度从5.0mm/s降低至3.5mm/s,而熔高平均误差率为1.9%,均在误差要求范围内,因此提出的工艺参数匹配策略能够在熔高不变的约束下,给出最优的行走速度和熔敷电流组合,实现熔宽连续变化。为进一步验证变宽度路径规划算法和工艺参数匹配策略,在平板上进行多道多层凸轮堆敷试验,共计堆敷8层,高20mm。使用3D扫描仪对成形件表面扫描,经最佳拟合分析及误差分析,由于缺乏支撑力和焊接飞溅的问题,内外轮廓边界处误差可达2~3mm,而轮廓内部区域的误差在1mm左右。通过对凸轮表面作截面A-A、B-B和C-C,可以看出凸轮成形件表明精度良好,验证了变宽度路径规划算法和工艺参数匹配策略在截面具有变宽度特征金属零件上增材制造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作为具有高生物毒性和低可生化性的难降解有机废水,被视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难点之一。而非均相类Fenton技术是基于Fenton技术,采用固相催化剂的高级氧化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在高效的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的研究中,钙钛矿因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和稳定性而被视为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的非均相类Fenton催化材料。本研究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A位缺陷的钙钛矿Ca1
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是公认的益生菌,具有维持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调节免疫、降低血脂和调节血压等益生功效。目前,植物乳杆菌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功能性产品领域,该菌种赋予了产品优良品质、独特风味和益生性能。因此挖掘具有优良生产特性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对于食品工业和功能性产品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实验室前期从发酵乳中分离获得了一株性状优良的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Electrolytic Plasma Polishing,EPPo)在金属表面处理领域是革命性的前沿科技之一,体现在它的环保性、加工方法、工艺及应用的广泛性等方面。该技术使用低浓度的中性盐作为电解液,可对具有复杂曲面的金属工件进行去污除油、抛光、去毛刺,解决了机械加工的效率低、电化学加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目前,这种抛光技术在对金属材质的外表面抛光上取得了显著的加工效果,特别是不
城市火灾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最容易遇到的主要灾害。当面临火灾场景处理问题时,需要派出一定数量的救援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工作,但是火灾现场会存在高温破坏生理功能、烟气影响可见性等很多工作困难,故成功地对火灾场景进行态势感知工作是十分值得关注的研究需求。一般来说,城市火灾场景之中的态势信息种类十分丰富,比如温度、湿度、烟雾浓度、氧气浓度、气压等,这些现场态势信息为研究者进行火灾现场态势感知提供了数据
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目前已成为新增污水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同时污水处理资源消耗巨大。因此针对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找寻一种高效、低能耗的处理技术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向,其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减轻能源短缺的压力又可减少污水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危机。本实验构建一体式厌氧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来处理生活污水,研究MGAC复合粒子强化AFMBR处理效能及缓解膜污染。AFMBR在3
24Si2Ni2Mn贝氏体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同时又兼具良好的焊接性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到车辆、航空构件、桥梁和轴类构件等领域。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期,随着高速列车的几次提速,对高速列车车轴的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高温热加工是24Si2Ni2Mn贝氏体钢主要的成形方式之一,因此热加工工艺参数是控制其组织和性能的关键。本文研究了24Si2Ni2Mn贝氏体钢在成形温度
镍基高温合金因其在600℃以上时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抗腐蚀性、抗拉强度以及较好的热疲劳性等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能源、燃气轮机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但镍基高温合金在机械加工中极易产生切削温度过高、加工硬化、刀具磨损等加工问题。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通过非接触式脉冲放电将电能转化为蚀除金属的热能进行加工,其由于电极不直接接触工件,因此不受工件材料塑性、硬度的影响,是该类合金微小孔加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制备较高强度铝合金的重要技术,而目前适用于SLM成形技术的铝合金种类有限,商业化铝合金主要是Al-Si系合金,如Al Si10Mg,但强度和延伸率并不理想。部分通过稀土Sc改性铝合金能获得高的强度和延伸率,但昂贵的Sc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一种SLM专用的牌号为Addalloy的Al-Mg-Zr合金的拉伸强度(<400MPa)与
C/SiC是通过碳纤维的增韧效果改变陶瓷本身质脆、韧性差的性质。它既具有碳化硅基体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抗热震等性能,同时由于碳纤维的增韧作用,有效的缓解了陶瓷本身性脆的缺点,它能够在1650℃下长期稳定工作,在2000℃短时间使用,在2800℃瞬时工作,是新一代航天材料中的重要成员。但由于其机械加工性能差的原因,要制造结构复杂或者大尺寸的结构件时存在困难。正好Nb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
在当今时代,纳米加工技术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是通过纳米加工制造技术制备金属反射光栅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在众多纳米加工技术中,原子力显微镜(AFM)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技术加工手段,相比其他纳米加工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其存在着加工效率较低、加工精度无法进一步提高等缺点,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AFM结构化探针,在单晶铜表面加工周期性纳米结构作为金属反射光栅和表面增强拉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