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型检测与经氯吡格雷治疗前后通过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五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入院前未接受任何抗血小板治疗,入院给予300mg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负荷量后,以75mg氯吡格雷+100mg阿司匹林每天持续治疗。分别以光学比浊法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前与治疗3天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所有患者均以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法定性检测CYP2C19基因型。根据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及所支配的酶分为三种不同的代谢类型:正常代谢型(RM,*1/*1)、慢代谢型(PM,*2/*2,*2/*3,*3/*3),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通过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将两次血小板聚集率均>50%的患者定义为高反应组,第二次血小板聚集率下降至<50%,定义为反应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指标: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计数、左室射血分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吸烟、PPI用药史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反应性与代谢基因型的相关性。将双侧P<0.05视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患者46例,其中女性患者15(32.6%)例,男性患者31例(67.4%),年龄36-75岁,平均为58.8±9.5,吸烟患者21例(45.6%),高血压患者33例(71.7%),糖尿病患者18例(39.1%),血脂异常患者25例(54.3%)。对所有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其中正常代谢型患者22例(47.8%),中间代谢型15例(32.6%),慢代谢型患者9人(19.5%),药物反应正常组33人(71.7%),高反应性组13人(28.3%)。2入院时,正常代谢型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为86.4±6.7%,中间代谢型组为87.9±4.8%,慢代谢型组为89.8±3.2%,三组数据统计学无差异(P>0.05)。用药3天后,正常代谢型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为34.8±8.2%,中间代谢型组为45.4±5.8%,慢代谢型组为64.0±5.5%,三组数据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3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高反应性组和反应正常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小板计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PPI用药等方面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All P<0.05)。4在三种代谢型中,反应正常的患者和高反应性患者数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反应性与代谢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患者药物治疗后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检测具有相关性(P=0.01,OR=10.096)。结论: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与CYP2C19代谢基因型检测具有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