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_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荧光光谱法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十分重要且有效的光谱分析手段,相应地,设计合成不同类型的荧光试剂也成为这一领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所要识别的客体,将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的基团修饰在荧光基团上,合成具有选择性识别功能的荧光分子,根据荧光分子与客体作用后荧光信号的变化,即可实现对客体的识别及传感。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利用光谱法研究了其自身或金属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DNA或BSA的作用,共分四个章节进行阐述。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对2005年以来国内外报道的有关荧光光谱法研究某些小分子荧光探针与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作了简要概述。   第二章合成了新的席夫碱类化合物N-(2-羟基萘亚甲基)-4-(2-羟基萘亚甲基氨基)苯甲酰肼(HHBH,1),产物经1H NMR、质谱和IR光谱鉴定。采用荧光光谱法和UV-Vis吸收光谱法研究了1的锌配合物1-Zn与BSA的相互作用。在pH7.4 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370 nm激发,该配合物1-Zn在475 nm处有弱荧光发射,加入BSA后荧光显著增强。同时1-Zn配合物能猝灭BSA的内源荧光,考察了不同温度下Stern-Volmer猝灭方程以及BSA对主体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此过程为形成基态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并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结果显示Kb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n值接近1。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表明1.Zn配合物与BSA作用时引起了BSA构象的变化。依据FSr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1-Zn配合物与BSA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   第三章合成了新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对氨基苯乙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酰腙(AADBH,2),产物经1H NMR鉴定。采用荧光光谱法和UV-Vis吸收光谱法研究了2与DNA的相互作用。在pH7.4 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345 nm激发,该化合物荧光很弱,加入DNA后450 nm处荧光逐渐增强。离子强度对2-DNA荧光强度几乎没有影响,这说明2和DNA间不存在静电作用。DNA对2吸收光谱的影响呈现减色效应,2与热变性DNA的研究和2对EB-DNA体系的猝灭作用研究结果均表明2主要以插入作用方式与DNA作用。   第四章采用荧光光谱法和UV-Vis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新化合物2-[2-(3,5-二(2-吡啶基甲基)氨甲基-4-羟基苯基)乙烯基]-5-甲基吡嗪(biPAHEMP,3)的锌配合物3-Zn与DNA的作用,在’pH7.4 Tris-HCl缓冲溶液中,DNA可使该配合物的荧光增强,表明3-Zn与DNA间发生了相互作用。DNA对3-Zn配合物吸收光谱的影响未呈现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3-Zn配合物的偏振强度在加入DNA后也未见增强,这都表明3-Zn配合物与DNA之间不存在插入作用。离子强度的研究、Scatchard曲线法以及3-Zn与热变性DNA作用的研究结果均表明3-Zn配合物与DNA以静电结合方式发生相互作用,结合常数为7.96×104 L·moL-1。
其他文献
量子点由于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发射光谱窄而对称、吸收光谱宽而连续,光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极好等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纳米金由于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尤其是其在紫外-可见区域内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和能进行可视化检测方面,被作为光学探针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等各个领域。适配体是一小段经体外筛选得到的寡核苷酸序列,能与相应的目标物质进行高度特异性结合,同时能吸附在带负电荷的纳米金颗粒的表面来增加其
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吸水性树脂在沙漠防治,防止水土流失,植树造林,处理废
学位
凭借资源丰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理论容量高等优点,铁氧化物已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铁氧化物的导电性差以及因转化机理而引起的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致使其存在许多缺点,如倍率性能差、循环寿命短、首次不可逆容量高等,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工业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以增强材料导电性及结构稳定性为目的,通过与碳材料结合、制备不同形貌与纳米尺寸以及构建复合材料的
生物质是一种环境友好、可再生的资源。随着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迅速增长,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逐渐受到人民的关注。生物质制氢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其中,提高氢产率,能量效率、降低制氢成本、以及减少催化剂失活等,是生物质制氢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生物质制氢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对实验室之前发明的制氢新方法――电催化水蒸汽重整制氢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研究电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聚电解质可通过改变乳胶粒的聚集程度与组分(引发剂、乳化剂和单体等)的扩散速率而影响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行为。其中,影响聚电解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聚电解质
Salen型配合物作为一种从四齿席夫碱配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化合物,因其结构多样,合成过程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可作为有效的多功能催化剂,实用型非线性光学材料,良好的磁性材料,金属酶反应中心模型并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物学领域。Salen型配体很容易通过水杨醛及其衍生物与二胺反应得到,它们与过渡金属配位通常得到单核,双核及多核配合物。本论文中,首先合成了二胺(1,2-二胺氧乙烷),再让1
摘 要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工业控制技术的涵义,着重介绍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技术;现状;趋势;PLC  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下,我国的工业自动化化控制技术取得了长远的发展,现如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微电子原理等结合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实施检测、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同时也为决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