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独立纪录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滥觞至今已然走过二十多个年头,作为影像文化形态的一种,其演变也由蒙昧自发走向多元自觉。由于中国独立纪录片身份的特殊性和纪录片本体较之电影的不同特质,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相关批评理论相对稀缺。经过梳理发现,作为影响上世纪电影理论和实践创作走向的“作者理论”,对于中国独立纪录片有着很强的适切性。 本文尝试从影视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视角,将电影“作者理论”引入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的理论话语之中,并以杜海滨的独立纪录片为典型个案进行作者理论的阐述。笔者首先梳理了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脉络,并分析其独特的生产特质和精神特征,归纳出中国独立纪录片有着身份焦虑、公共精神与人文主义的精神特质;其次,从整体上考察电影“作者理论”脉络,分析“作者理论”所要探讨的关键角色——导演在电影体系内部其身份的演变历程,并重点讨论源自法国新浪潮的“作者理论”由一种模糊、不确定的界说到之后美国理论家萨里斯将作者理论用三条标准量化的完型过程,同时结合学界关于作者论的各种讨论和批评对作者理论进行验证,认定萨里斯标准的实用性和学术建设意义,试以有强烈纪录色彩的作者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案例进行论点推证;第三部分,将电影“作者理论”引入中国独立纪录片,从法国新浪潮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同构性、技术支撑(即16毫米和DV革命)和理论前提(即“摄影机—自来水笔”与DV个人写作)三个视角,着力论证“作者理论”对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适切性;第四部分,以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纪录片独立导演杜海滨为实例,用萨里斯量化的“作者理论”标准考察中国独立片中的作者现象,从制片权、话语权和稳定风格三个角度论证“作者理论”对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普适性;最后部分,对全文进行小结。 从更广泛意义上讲,本文是一次理论探险,即把作为电影批评的“作者理论”引入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理论诠释。在时下激烈演变的社会中,独立纪录片的时代功能或许不能全部彰显,但任何时候最真实的影像与声音都具有沉甸甸的价值。本文的尝试不止于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归纳主义考量,某种程度上“作者理论”是对于依然在路上的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一份召唤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