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幼儿对限制性兴趣物体视觉注意解离能力的眼动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解离(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指在注意定向过程中,对当前注视的物体进行注意分离的过程,是注意定向的首个阶段。在当前有关的研究中,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是否存在注意解离缺陷目前尚存争议。在有关ASD视觉注意的研究中,很多研究发现ASD个体对非社会领域中的一些物体表现出限制性兴趣(circumscribed interest),同限制性兴趣有关的刺激称为高自闭兴趣物体(high autism interest,HAI),如火车、飞机、钟表等;另一类刺激ASD个体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称为低自闭兴趣物体(low autism interest,LAI),如植物、衣服、家具等。不同兴趣类型物体的出现是否对ASD幼儿和正常发育幼儿(typically developing,TD)的注意解离存在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两个部分的实验探究ASD幼儿对简单图形的注意解离特征和对限制性兴趣有关物体的注意偏好和注意解离特征。同时,对注意解离缺陷假说是否适用于ASD幼儿进行了验证,为ASD患儿注意特征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实验1使用简单几何图形(圆形、正方形),探究ASD幼儿的基本注意解离特征。通过空白重叠范式,采用2(组别:ASD、TD)×2(任务类型:基线任务、重叠任务)的两因素混合设计,探究了15名ASD幼儿和18名年龄、韦氏幼儿智力匹配的TD幼儿的基本注意解离能力。结果发现ASD幼儿的注意解离能力完好,主要表现为:重叠任务的眼跳反应时较快,注意解离效应、注意解离失败率同TD幼儿无显著差异。实验1并无迹象表明ASD幼儿对简单图形存在注意解离的缺陷。实验二包括两个子实验,分别探究ASD幼儿对限制性兴趣有关物体的视觉偏好特征和注意解离特征。实验2.1使用视觉偏好范式,采用2(组别:ASD、TD)×2(刺激类型:HAI、LAI)的两因素混合设计,以22名ASD幼儿和22名年龄、词汇获得能力匹配的TD幼儿为被试,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探究ASD幼儿对卡通类限制性兴趣物体的注意偏好特征。研究结果发现ASD幼儿对限制性兴趣有关的物体存在异常的视觉偏好。相比于LAI物体,ASD幼儿对HAI物体表现为注视比率较高、注视次数较多、注视潜伏期较短。TD幼儿则对两种类型的物体并无异常的视觉偏好,对两种物体的视觉注意偏好接近随机水平(chance level)。实验2.2使用空白重叠范式,以实验2.1的物体作为刺激材料,考察ASD幼儿对限制性兴趣有关物体异常的视觉偏好是否影响了其注意解离的表现,即进一步探究物体的兴趣类型是否影响ASD幼儿的注意解离。本研究采用2(组别:ASD、TD)×2(刺激类型:HAI、LAI)×2(任务类型:重叠任务、基线任务)的三因素混合设计。通过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了13名ASD幼儿和16名年龄、韦氏幼儿智力匹配的TD幼儿的注意解离特征。通过该研究发现:两组幼儿对HAI和LAI刺激的眼跳反应时、注意解离效应和注意解离失败率上表现相似,并没有发现ASD幼儿对HAI物体的注意解离异常。本结果表明物体的兴趣类型并不影响ASD幼儿的注意解离表现。通过以上实验,本研究发现:(1)ASD幼儿注意解离能力完好,并不存在粘滞性注意。(2)ASD幼儿对卡通类限制性兴趣物体存在异常的注意偏好,而TD幼儿对卡通类限制性兴趣刺激未表现出异常的视觉注意。(3)限制性兴趣物体的呈现并未影响ASD幼儿的注意解离表现。无论呈现HAI物体还是LAI物体,ASD幼儿和TD幼儿表现相似,都能较快地对中央凹的刺激进行注意解离。(4)孤独症幼儿注意水平较低,眼跳反应较快。(5)注意解离缺陷假说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ASD幼儿。
其他文献
学校的财务管理涉及了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学习设施、资源的配置、教学设施的建设等所使用的资金,对整个学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方法对民办高校的财务
目前土坯房屋在我国村镇中还大量存在,是我国村镇建筑的结构形式之一,但土坯墙体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及房屋抗震加固方面的研究并不完善,建筑设计与施工一般都是依靠传统施工经
本文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多无人机搜索策略辅助系统,将地图的环境信息、无人机平台与传感器信息、目标类型等作为先验信息输入到搜索策略辅助系统中,通过优化设计,获得一套较为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以及风险防控极大的超出了以往营业税发票的管理难度,也对施工企业会计工作带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之前的高速度增长的阶段转变为现在的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因此政府要充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改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