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网络信贷选择行为实证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a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信贷作为一种提前消费的方式,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消费信贷微观上帮助消费者平滑支出,宏观上刺激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转型有巨大作用。网络信贷作为消费信贷的重要接口,对消费信贷的普及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P2P(peer-to-peer)网络信贷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自2005年于英国首创以来,迅速被世界各国引进,在欧洲、美国和我国都取得了较大发展。P2P网络信贷的利率往往较高,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的借款热情,利率作为传统理论中金融决策的重要因素,没有得到消费者的重视。本文从消费者对网络信贷高利率不敏感这一现象出发,以消费者的利率弹性和期限弹性为切入点,研究消费者的网络信贷选择行为。总结现有文献关于消费者对信贷利率不敏感现象的三种理论解释,分别为:流动性约束理论、认知成本理论、心理账户理论。在充分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流动性约束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的消费者跨期选择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对消费者行为进行解释。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以美国P2P网络信贷平台Lending club信贷数据为主要样本,并以我国P2P网络信贷平台拍拍贷信贷数据作为补充,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消费者网络信贷借款金额的利率弹性大于期限弹性,说明消费者在网络信贷过程中并不使用传统净现值理论进行决策,相比于净现值,消费者在网络信贷决策过程中更注重每月付款金额的大小。其次,将消费者分为受流动性约束和不受流动性约束两组并分别计算其借款金额的利率弹性和期限弹性,本文发现不受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其期限弹性也大于利率弹性,说明流动性约束不是网络信贷消费者对利率不敏感唯一解释。接着本文通过比较消费者网络信贷月度付款金额在整百点位两侧的分布密度大小,发现消费者的月度付款金额在整百点位左侧出现群聚现象,本文用心理账户理论和启发式预算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最后本文通过Logit回归,对网络信贷的违约率进行研究后发现,月度付款金额在整百点左侧的借款违约概率更大,说明启发式预算下,消费者容易产生过度自信,从而造成还款时的逾期行为。
其他文献
我国动产抵押领域全新规定的价款债权抵押权,是对域外“PMSI”的法律移植。价款债权抵押权的产生伴随《民法典》担保制度的一系列制度革新,是顺应企业经济新发展与拓展融资渠道的时代要求。物权编缓和物权法定原则,采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融合的新模式;扩大担保合同适用范围,承认非典型担保合同的担保功能;修改原有的动产登记内容,适用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价款债权抵押权源自美国动产担保交易法,其目的是对浮动抵押强抵押效
学位
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民法典》出台,《证券法》大修,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公司现代化治理体系改革也已被提上日程,最新的《公司法修订草案》已于2021年末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系列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推进我国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我国公司能够更好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商业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公司董事勤勉义务立法和司法实践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极大重视,《公司法修订草案》已
学位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探索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成为经济社会的热点。但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相较于传统以木材生产为目的的营林模式,其并不总是存在自发经济激励参与林业碳汇项目,需要额外的生态补偿促使农户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因此,本文从农户视角建立了林业碳汇项目生态补偿模型,基于甘肃省两种典型树种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影响生态补偿额的关键变量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在理论上,本文构建了林业碳汇项目生态补偿模型,该模型
学位
经济法作为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独立法律部门,其法律关系的复合性决定经济法调整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部门法特色,既需要采取必要的命令、惩罚等强制性规范,又需要借助鼓励、奖励等任意性规范,以双重方式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巨变促进了经济法的发展,新时代经济法的功能定位赋予奖励新的意义,奖励的天然优势使其体现出维护市场活力、生机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学位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由于涉及侵权事实或者损害赔偿数额证明的关键证据常常被侵权人控制,权利人与侵权人收集证据的能力明显不平等,致使权利人举证困难。举证困难导致了权利人举证成本高,进而拉高了权利人的维权成本,这将阻碍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经济竞争力的进程。证明妨碍规则是解决“举证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该规则使证据持有人在负有证明协力义务时,慑于证明妨碍规则的威严而不敢实施证明妨碍行为,积极配合法
学位
在市场经济改革引致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持续性转移进程中,农村发展呈现两个明显变化:以利益交换为特征的农村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和以人情关系为纽带的乡土社会人情信任日益缺失。如何理解这两个变化及其内在关联?本文从考察人情关系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作用来回应这一问题。一方面分析市场化阶段中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以考察人情关系对农村劳动力市场工资的短期影响;另一方面讨论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动
学位
专题复习课有利于拓宽知识研究的深广度,“一题一课”则是专题课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全等的应用与拓展”一课,选取特殊菱形作为切入点,形成“一题”的载体来源,立足深度教学,挖掘问题本质,聚焦通性通法,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期刊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水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存在农业用水量大但是用水效率不高且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矛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系统韧性是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题中之义。本研究以黄河干流及一级支流沿线的51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在界定农业水资源系统韧性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
学位
收入差距扩大将会激化社会矛盾、加速社会撕裂、引发社会冲突,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包容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出发,将居民的收入区分为能力性收入和非能力性收入,并明确了能力性和非能力性收入的测度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农村居民收入微观数据,
学位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而且我国碳排放总量的30%来自居民生活部门,因此,“双碳”目标的实现不能忽视居民生活部门碳排放。在后疫情时代,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和扩大内需战略,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居民部门碳排放量也将越来越多,必须处理好低碳发展与扩大消费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面向“双碳”目标,进行居民生活碳排放预测,有助于理解不同发展政策导向下居民碳排放的演变效应,为更合理有效地引导居民生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