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友爱品质是指在大学生身上所体现的反映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的、对待他人(包含老师、同学、朋友和陌生人)友好亲爱的稳定的态度、特征和倾向。大学生友爱品质是友爱道德情感、友爱道德规范、友爱道德理想三者内容的有机凝结。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关于友爱含义、友爱内容、友爱来源、友爱功能和友爱品质塑造的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丰富,关于针对大学生独特群体的大学生友爱品质研究的成果非常欠缺,本研究在此方面尝试进行探索。目前,大学生友爱品质的良好表现有:积极乐观,善待他人,乐友善爱;不计得失,文明合作,群友博爱;宽容体谅,尊重欣赏,容友尚爱;志愿服务,重视行动,助友践爱。大学生友爱品质具有的不良表现有:关注自我,狭隘冷漠,无友无爱;过于功利,不善合作,损友惜爱;被动应付,缺乏技能,被友空爱;认知浅薄,不喜践行,寡友厌爱。产生大学生友爱品质不良表现的原因中,除家庭和社会外,学校和大学生个人有着重要的原因:学校教学管理过于渲染竞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缺乏友爱;校园友爱活动单调缺乏特色;学校不重视学生友爱体验指导;学校友爱实践载体过于贫乏;学生缺乏友爱实践的能力。培育大学生友爱品质,学校可行的操作路径有:丰富校园活动,营造友爱氛围;创新教学管理,倡导友爱合作;重视体验探究,教给友爱智慧;拓展社会实践,引导践行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