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篇是人们获取最新即时消息、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新闻制作中,某些报道者为掩盖其立场,往往借助大量转述引语来强调报道的客观公正。近年来,批评语言学的发展及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的兴起,为人们揭露新闻语篇看似客观公正的伪装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以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作为分析对象,围绕其客观性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个零假设—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客观中立、无偏向性;然后以《纽约时报》关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灾难事件的一篇报道为样本,进行零假设检验,经试验分析发现零假设不成立,进而提出了备择假设;接着,以《纽约时报》对这一灾难事件的59篇不同报道为语料,借助SPSS软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批评性视角进一步展开研究。本研究把新闻语篇视为一种社会交际的终产品,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以Levinson的Neo-Gricean语用原则为理论框架,站在交际参与者—新闻报道者和读者—的双重立场,重新构建了一个针对转述引语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生产—消费—售后的三步骤分析法:一方面从转述引语的模式、来源及标示等方面入手,考察报道者如何通过形形色色的转述引语来传达特定的思想;另一方面从转述引语表达有无标记性着手,分析读者如何透过新闻语篇,正确合理地认识所报道的事件;进而探讨了其背后可能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因报道中诸如媒体、报道者、受众及报道行为本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引语看似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实则潜藏着意识形态,服务于特定的权力阶级。由此看来,新闻语篇不只担任着信息供应者,更充当着意识形态信使的角色。本研究一方面验证了语言并非中立透明的媒介,而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社会实践,在反映社会的同时也参与社会构建;另一方面旨在深刻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间的辩证关系,试图唤起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增强读者的批评性阅读能力,从而透过表层语言看到事物的本质,客观合理地解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