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师是高校发展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不但和自身息息相关,还影响着学生学习,及学校以后能否顺利发展。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良好,在日常的工作中半数左右的高校教师能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然而根据调查来分析,职业幸福感缺失的高校教师不在少数,其职业幸福感的状况还有待提升。 本研究划分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七个维度(职业本身、薪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成效、工作情感、工作环境、身心健康)中,薪资待遇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主要因素。在人口统计学相关变量的比较中,除了年龄呈U型曲线和年收入呈抛物线关系外,其他变量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具体来说,在性别变量上,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能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但差别较小;在年龄变量上,高校教师中能够体验到更多职业幸福感的年龄段集中在55岁以上,幸福感体验最差的为36-45岁年龄段;在学历变量上,学历与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没有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在职称变量上,不同职称的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也呈现出不规律状态,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在年收入变量上,在一定范围内年收入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正相关关系,当超出这个范畴,年收入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不会产生促进作用;在教龄变量上,高校教师比较幸福的教龄段为工作3年以下和3-5年的教师,最不幸福的为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在学科变量上,文科类教师的幸福感最高,理科教师最末。 本文从学校和教师个人两方面提出对策来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校方面应该着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从尊重教师、发展教师、关心教师三个层面入手,积极推进学校的民主化管理,重视和发展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除了外部的环境、制度建设,还要从教师心理需求入手,真正将关怀教师落到实处。教师方面应该努力成为一个与时俱进、勇于追求幸福的新时代教师,从自我认同、创新教学、学术进步、健康体魄四个角度进行自我提升,增强自我的职业认同感,探索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参与和创新科研活动,健硕个人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