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进行了较多卓有成效的改革。利率市场化作为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推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金融创新,不断增强其持续盈利的能力。开展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各经济主体的需要,而且具有占用资本少、风险小、收益稳定等特性,越来越受到银行业的重视。中间业务创新是利率市场化推进的产物与必然要求。我国的中间业务发展起步较晚,虽较利率市场化推进早期的中间业务在产品创新、收入占比、运行效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但与国外成熟的中间业务市场发展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此,报告将人民银行推出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利率市场化推进的分界点,将前一阶段作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早期,分两个阶段阐述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分析制约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肯定了近20年来中间业务发展的成果,提出有待提高的方面。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中间业务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进行阐述,汲取其中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提出有效及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希望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面对盈利模式等的转变能够从容应对,并以此为契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在改善我国金融环境的同时,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