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10区东部奥陶系中深部缝洞体识别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echo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河油田作为我国第一个古生代以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主的海相特大型复合型大油田,其碳酸盐岩储层一般大于5300m,其储集空间及形成产能主要靠裂缝和溶洞。从塔河油田10区东部前期钻井资料可知,在T74不整合面80m或120m以下的中深部发育大量“串珠状”地震响应,且从实测资料知“串珠状”地震响应与溶洞体的存在有关,此外钻井显示该区中深部仍然具有较好的油藏显示,故本文把塔河油田10区东部奥陶系中深部缝洞体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对象。为了综合检测研究区的溶洞分布特征及潜在的油气地区,本文在溶洞体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相干、曲率、能频比法、累计能量差法对研究区的缝洞体进行了检测;其次利用吸收分析技术对研究区油气特征进行了检测;最后在多种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多种属性进行融合,得到了研究区的融合属性平面图。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工区地质特征,建立了多种溶洞模型,得到了多种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地震响应特征及振幅信息与溶洞大小、形状、充填速度、间隔、个数等之间的关系。总体上“串珠状”响应特征随溶洞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但超过一定值时,响应振幅反而减小;总体上地震响应特征随充填速度的降低及地震子波激发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强;此外溶洞间隔增大时,“串珠状”个数增多。(2)通过相干、曲率、能频比、累计能量差对缝洞进行检测可知,研究区内缝洞主要发育于断层附近;总体上位于研究区的中部、北部及东部地区,南部较少;缝洞体主要发育于T75-1-T76之间的鹰山组二段。(3)通过利用能频比及累计能量差对研究区的钻井进行检测知,高产井的检测值位于低值区域,检测值随含水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水井的检测值最高。利用吸收分析技术对研究区的油气进行了检测,可知高产井的检测值较低,水井的检测值较高,其几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4)在前面缝洞检测及油气检测的基础上,从模型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了融合,得到了重点区的融合剖面图,对重点区储层进行了预测,得出融合属性值为中等值,且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中等发育规模的地区为潜在的有利油气勘探区。总之本文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法对研究区缝洞及油气特征进行了检测,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了融合,对储层进行了综合预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塔河油田10区东部奥陶系中深部地区,应用了模型验证-缝洞检测-储层预测三位一体的缝洞体识别方案,该研究对于精细描述该区缝洞体分布情况及储层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指导意义,对于提高钻探成功率,降低钻探风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以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球物理和分析化验资料,在盆地地质特征、沉积与构造演化、生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已发现油气藏成藏过程解剖,总结了油气成藏模式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概述,接着分析了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最后对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
铁谱分析技术以不停机和不拆解机器直接观测磨损微粒而了解机器内部磨擦副磨损状态的独特方法,实现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磨粒识别是铁谱分析技术的关键问题。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铁谱图像的识别工作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是目前铁谱技术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将免疫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IA-SVM(Immune Algorithm to optimize parameters o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湖北省恩施市在绿色发展上先行先试,坚持绿色招商,打造绿色园区,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模范少数民族”成为白人为主的美国主流社会强加给亚裔族群的一个标签,这一标签表面看似积极,却是美国白人所主导的对亚裔的一种充满偏见的评价,它是美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状态,也越来越需要更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来支撑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西部地区多山多谷,地形起伏较大,为
期刊
本文对 深基坑稳定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等弧长条分法,来确定深基坑最危险滑动面及其对应的最小安全系数。根据等弧长条分法导出的基坑整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