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是承载文明大厦的基石,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最深厚的基础。但是,当我们环顾这颗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时却发现: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生命的未来越来越令人担忧。污云翻滚的天空,千疮百孔的陆地,痛苦呻吟的海洋,浑浊不堪的江水,狂风肆虐的沙尘,随处可见的垃圾,不再欢唱的鸟儿,加速灭绝的物种……地球正面临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后果最为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地球在为满身的病痛而呻吟,也为人类贪婪的索取而愤怒。“聪明”的人类正在不知不觉地挖掘着埋葬自己的陷阱。人类把自己推到了毁灭的边缘,也只有人类才能拯救自己。人类比其他动物更智慧的地方是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环境伦理学就是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一背景下兴起的,它认为生态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人类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自私自利的“狭爱”伦理观。工业文明时期,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欲很强的工具性界定,不仅未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关爱的范围之内,反而把自然界视为异己的力量,把自然摆在了被征服的地位,认为致力于人类发展的活动是也仅仅是人类向自然索取的活动。环境伦理学则是把人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以新的道德原则、标准和规范约束损害人、社会和自然界利益的行为,维护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失衡现象,把人类从生态失衡的陷阱中拯救出来,就必须重新校正人类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关系,唤醒人类的生态道德意识,在强调人类对自然享有种种权利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类对自然界履行的道德义务。环境伦理学兴起的目的就是通过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何以可能,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开辟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为人类“诗意的栖居于地球”(海德格尔语)提供新的图景和方法。基于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深层反思,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技术措施的实施和法律、法规的保障,更需要一个内在的道德文化机制的导引。这个内在机制就是环境伦理的思想。文章从影响较大的几种全球生态问题的描述入手,仅从其诸多根源之一的哲学根源进行反思,揭示出解决生态问题的伦理学路径,回顾了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指出环境伦理学现在所处的发展困境,从环境美德伦理学、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汲取智慧来进行整合,使这一理论更好的发展,剖析生态文明理念所内含的环境伦理意蕴,阐释了其环境伦理学基础,探索着为环境保护寻找道德支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