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乒乓球运动五十多年来长盛不衰,始终在世界保持整体领先的地位,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面旗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以一场不败的绝对优势包揽了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使中国乒乓球运动进入了一个空前辉煌的时刻。乒乓球属于持拍类隔网对抗性项目,技战术是制胜的核心因素,因此技术体系的分类与效用研究,有助于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认识,掌握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它对保持我国乒乓球技术水平的领先优势,促进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共同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在继承前人对乒乓球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乒乓球项目的特征,然后根据乒乓球技术固有的各种属性,提出并重新构建乒乓球技术体系,且对效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文研究结论如下:(一)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层次结构乒乓球技术体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级层次主要有主干技术构成,包括发球技术、弧圈球技术、攻球技术、直拍横打技术、推挡技术、’搓球技术、削球技术和步法等八个部分;第二级层次是由各个主干技术的变化(或细化)技术构成。研究表明,乒乓球技术的细化,意味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细化技术越丰富,说明某种技术体系更为成熟,在比赛中起的作用也越大。(二)发球技术体系分类及效用可以从旋转、落点、抛球方式、站位方式以及人体对称等基本属性对乒乓球的发球技术体系进行分类。乒乓球运动具有较大的“威胁性、隐蔽性和突然性”是乒乓球战术的起始点,其在乒乓球比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从不同的属性特点出发,可以对乒乓球发球效用作更为深刻的认识。(三)其它技术体系的分类及效用(1)从制约属性来看,乒乓球技术体系可分为非制约性和制约性技术。研究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制约属性,可以从理论上将发球技术与其它技术的区别开来,有助于突现出发球技术的重要性,也有利探讨其它技术的共性与个性。(2)从人体对称属性来看,乒乓球技术可分为正手技术体系和反手技术体系。两者相比较,现代乒乓球的反手技术较正手技术种类更为丰富与细化。通过对乒乓球技术体系的人体对称属性研究,有利于对运动员正、反手技术进行观察与比较,尤其是在进行比赛技战术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可以从宏观上有助于了解乒乓球运动中正、反手技术的发展趋势。(3)从攻防属性来看,乒乓球技术体系可以分为进攻性技术、防守性技术和控制性技术。研究乒乓球技术体系的攻防属性,可以进一步了解运动员的技术风格,有助于确定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从而为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或比赛战略战术等提供参考。(4)从空间位置属性来看,乒乓球技术体系可以分为台内球技术、近台技术和中远台技术。研究乒乓球技术体系的空间位置属性,可以梳理运动员在各个空间位置上的击球效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运动员对各项技术的细化训练,提高训练成效。同时,也对比赛分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5)从落点属性来看,乒乓球技术体系中,除了摆短技术的回球落点为短球,减力挡、削球技术可受来球影响尽量控制落点使其不出台,其它技术如劈长、挑打、拉冲等技术均是回击对方长球的技术。研究乒乓球技术体系的落点属性,可以使运动员了解各种技术的击球战术效应,尤其是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理解乒乓球技术的战术含义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另外,由于击球落点是乒乓球比赛的战术最终表现形式,掌握运动员使用不同技术时的击球习惯性落点,对整场比赛尤其是关键球时的心理调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6)从握拍属性来看,乒乓球技术可以分为横拍技术体系和直拍技术体系。研究乒乓球技术体系的握拍属性,可以从宏观上了解直拍打法与横拍打法的技术特点以及发展现状,通过充分挖掘直拍打法的技术优势,以避免出现直拍打法没落甚至消失的局面。(7)从胶皮属性来看,运动员往往由于使用的胶皮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主干技术体系,如使用正胶的运动员其主干技术是快攻,使用反胶的运动员其主干技术是弧圈,使用长胶的运动员其主干技术是切、削、挡和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