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日本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武满彻(1930-1996)的中期音乐创作(1958-1977)。武满彻的中期创作所经历的约二十年时间,正是西方音乐界经过战后十年的恢复和反思,进入先锋音乐创作的鼎盛时期,各种创作观念、技法对日本音乐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时的武满彻已经获得一定的国际声誉,与西方音乐界的接触和交流十分频繁和深入,他的创作以自身独特的风格汇入到这一运动中。此外,武满彻中期创作还经历了“凯奇冲击”的强烈影响和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促使他主动和深入地思考日本传统音乐的美学和吸收传统音乐元素,并反映在创作实践中。鉴于目前国外对武满彻创作的总体风格和观念特征的研究已获得充分成果,对于单部作品或有关联的数首作品的研究也较常见,但是分期研究还很少见,尤其是聚焦于技法特征的研究更是几近阙如,因而,本论文试图在此方面做些尝试。本文选题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武满彻作品的深入研究,有益于更为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现代音乐的创作观念和技法;本研究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现代音乐创作观念和技法对日本现代音乐的影响,有益于更进一步地研究日本现代音乐创作的整体现状;通过本研究亦可为我们了解与中国同为东方民族的日本,在面临西方音乐观念和技法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在创作中保持、渗透、融合自身民族的文化因素;从实践的意义上,通过对武满彻中期音乐创作中所体现出的观念、所运用的技法的理解,可以为自己的创作提供些许借鉴。论文的主旨在于:就武满彻中期作品中的创作技法,从不同的方面(音高、音色、织体、节奏、时间结构等等)进行描述、分析、梳理、归纳、总结,从技法层面的特征揭示其中期创作的风格倾向,在西方先锋音乐发展的整体背景中探讨武满彻中期创作观念中的西方因素、先锋因素、东方因素以及它们在创作中的融合体现。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组成。绪论部分,对目前国内外武满彻研究的现状进行概要介绍,对其创作的总体特征进行归纳并探讨了武满彻的创作分期问题:第一章,主要讨论西方音乐的传入对日本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及日本创作界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基本情况,为讨论武满彻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历史背景,同时回顾了武满彻的早期生涯和创作:第二章,概括论述了多重影响下的武满彻中期创作,包括对序列音乐的尝试、凯奇音乐思想的影响、对日本音乐文化的反思和“前卫”音乐观念与技法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讨论音高组织问题,揭示武满彻在作品的音高组织方面的技法特征;第四章,梳理武满彻在音色、音响织体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五章,聚焦于武满彻作品中节奏、节拍即音乐的时间组织和整体结构方面的处理特征;最后,在结语部分,主要讨论了武满彻独特的创作观念与作品形态及技法的关系,在观念层面上对本文的论述进行概要归纳和引申。
其他文献
赴会下南洋,老子今朝别样忙。海外针师兴盛举,开张,迎得千人聚满堂。何处是家乡?直把他乡作故乡。异地同时同话语,华章,展示新篇号“大唐”。
中国小提琴作品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在作品的表演艺术上就必然牵涉到与中国本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这既包含了文化上、美学上的特定内涵,同时在演奏技法上
复杂地层的钻进与取样问题一直是地矿勘探、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中的一个技术难题。由于复杂地层结构松散、无规律包裹砂卵砾石、砾石大小不均、换层频繁、软硬悬殊、颗粒
本文是对德奥长笛学派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的研究,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各历史时期的重要德奥长笛作曲家和音乐作品,乐器制作的改革和发展,音乐风格的特征和形成,以及在整个长笛发展史
作业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它是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它对养成学生某些优良品质有独特功效。因此,作业是
饲料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现代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从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方针以来,饲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曾达到了29.5%的递增
近年来,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受到了诸多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同时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元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掌控,而元认知策略则指学习
在浮环转子轴承系统静、动力学分析中,环速比是影响功耗、温升及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以水作为润滑介质,在工作转速1 000~10 000 r/min,载荷为45、75 N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最复杂、最富于动态性的区域。位于此区位的大遗址,受城市迅速扩张、人口急剧膨胀的影响,不断遭受侵蚀与破坏,与城市发展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论文以“城市
当下,在经济发展体系中,中小企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之相应的政策和机制也应运而生,在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问题上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展开分析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