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实验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技术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 GST)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评价术后应用辅助药物(伊马替尼)的临床价值。2实验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我院完成的48例胃间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A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技术切除肿瘤,21例(B组)行传统开腹治疗,随访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从而分析研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病理结果等临床指标,同时针对病理结果中、高危患者服用辅助药物-伊马替尼,观察疗效,并随访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3实验结果:48例GS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6.9岁。瘤体直径0.8-8.3cm,平均直径4.14cm,其临床表现:上腹部隐痛25例(52.1%),黑便10例(20.8%),腹胀7例(14.6%)。无明显临床症状6例(12.5%)。术前共行7例(7/48)超声内镜细针穿刺活检,有5例证实为间质瘤,共行30例胃镜检查,仅3例经胃镜活检确诊为胃间质瘤。48例患者肿瘤标本(见图1)术中送冰冻,术后病理:镜下胃间质瘤标本主要以梭形细胞为主(见附图2-1)。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95.8%(46/48)(见附图2-2),CD34阳性率为70.8%(34/48)(见附图2-3)。4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临床指标的分析:A组和B组相比较:①肿瘤大小3.86±1.56cm VS4.51±1.58cm, P>0.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手术时间:109.3±33.21min VS99.09±17.08min, P>0.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出血量25.33±14.11ml VS44.57±15.77ml, 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术后胃肠恢复时间36.96±7.80h VS61.14±13.51h,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术后平均住院日:6.22±2.47天VS12.14±4.79天,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A组术后合并轻度肺感染2例,经抗炎治疗均治愈。B组伤口脂肪液化1例,伤口感染1例。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恢复进食、术后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术后未发生重大并发症。按照Fletcher等在美国国立卫生会议上提出的基于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目的间质瘤危险分级标准,术后根据标本病理结果把患者合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组,并予以新型辅助药物治疗。A组低危19例,中危5例,高危3例,B组低危10例,中危6例,高危5例。低危占60.4%(29/48),中危占22.9%(11/48),高危占16.7%(8/48)。对于29例低危GST患者术后未予以伊马替尼治疗,随访12-30个月,肿瘤无复发或转移。5例(5/11)中危与4例高危(4/8)GST患者予以为期3个月400mg/d的伊马替尼治疗,术后随访6-30月,1例中危GST患者于随访第6个月复发,余8例(8/9)未发生复发或转移。6例(6/11)中危与4例(4/8)高危GST患者未予伊马替尼治疗,随访6-30个月,其中1例(1/6)中危患者复发,复发时间为随访第14个月,2例(2/4)为高危GST患者复发,时间分别为随访第8个月,第12个月。术后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组与未用伊马替尼治疗组,两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4.1胃间质瘤无特异消化道临床症状,与其他一些胃肠道疾病难以区分,其生长于粘膜下,术前很难通过胃镜取病理获得诊断,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CD34可以使确诊率提高,目前腹部CT为首选诊断方法。4.2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标本切缘阴性仍是胃间质瘤的标准术式要求,术中胃镜定位,并检查切除后效果,切缘距肿物一般2-3cm,但并不追求显微镜下边缘阴性。4.3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胃肠恢复快,术后早期恢复进食,平均住院日少,出现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但一般适用于较小的胃间质瘤(直径<5cm),如出现肿物较大,可利用手助腹腔镜技术,一般主张开腹手术。4.4伊马替尼(格列卫)对于潜在恶性以及恶性间质瘤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不能切除或者转移的患者也有明显疗效。对于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可以应用舒尼替尼等药物治疗。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安全,是较为理想的微创术式。胃镜在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肿瘤定位及辅助操作,术后检查切除效果的重要作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对于体积小的间质瘤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此外,新型辅助药物对具有转移性高、中危的GST控制相对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