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对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信贷配给机制、贷款变动所产生的直接资产负债表传染效应以及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渠道地位等问题给出一个理论上的解释。
在探讨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和机理时,现有的中外文献大都沿着新古典主义或新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路线,要么单纯强调制度性因素的作用,要么以理性预期下的最大化行为假设为分析工具,强调信贷市场上的不对称信息对信贷交易行为产生的影响。Stiglitz和Weiss认为,当价格(利率)影响到交易的性质时,它将不能使市场出清。中国信贷市场的基本结构为垄断竞争型结构;存贷款利率并不是在竞争性的市场中完全自主地形成的;渐进式的改革取向,使得人们的行为模式(包括贷款决策者的行为模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将受到转轨经济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重视中国信贷市场的这些基本特征,重视信息在贷款决策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完备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对信贷交易性质产生的影响,以对制度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分析为基础,在一个较为宽泛而统一的框架内构建模型,探讨不确定性信贷市场中的贷款需求和贷款供给的相互作用,并将制度性因素对贷款决策的影响内生化,以解释中国转轨经济中的贷款决策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信贷配给问题,希望证明即使不考虑价格(利率)对交易性质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信贷市场中的交易双方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对风险的主观概率推断为依据进行决策时,也可能影响到信贷市场交易的性质,进而影响到市场的均衡。根据本文理论上的分析和模型的结论,在中国的垄断竞争型信贷市场上,可能出现完全信贷配给、贷款供给限制、贷款需求限制和借贷宽松等四个区域,并明显地存在着结构性信贷配给机制,这种配给机制对中国经济的波动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研究结论与现有的研究文献仅仅强调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对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有利于辨别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这一货币经济理论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总是与一国的金融制度(即构成其金融结构的框架)有关,特别与其具体的金融结构(主要指现存的金融资产与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规模)密切相关,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则更多地与基于这一金融制度和金融结构的经济与金融运行特征有关。在中国的转轨经济中,银行间接金融在金融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和消费性融资在较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信贷市场,这为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bank-lendingchannel)这一主渠道来传导提供了可能的基础。在商业银行未能建立起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敏感性之前,在各种制度性因素的约束下,当它们根据自身的偏好和效应函数进行贷款决策和资产选择时,这种相对独立的决策行为可能脱离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不仅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失效,还将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独立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信贷配给既不是信用渠道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本文强调银行贷款的变动(由银行的资产选择行为或信贷配给行为所导致的贷款在量上的变动或在结构上的调整)在这种金融制度和金融结构下所产生的数量效应。由于企业之间经常是相互联系的,特别在中国这样的以企业间的原始信用和银行间接金融为主要信用形式的经济中,当这种相互联系的信用链或信用网络受到来自银行的信用冲击时,通过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链条而产生的直接资产负债表传染效应,可能导致强的信用紧缩和债务锁定效应。本文建立了一个有利于解释这种效应的模型,并将其称为信贷冲击乘数效应。同时指出,这种乘数效应可能与现有文献所强调的银行贷款渠道和金融加速器效应形成相互强化机制,放大银行贷款变动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在讨论上述效应之前,通过建立一个银行资产选择模型,利用广义的边际分析,研究了转轨经济条件下银行贷款变动的可能原因。
因此,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重要的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应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更好地控制经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具有普世价值,在转轨过程中,原计划经济的遗产和新增市场因素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会存在着相互作用,各种制度性因素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完全依靠市场性的工具未必能使货币政策得以顺利传导,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未必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此,在力图减少经济和信贷市场中的不确定性的同时,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应十分重视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同时,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工具的选择上,应重视基础金融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只要直接金融还未发展到对银行间接金融完全替代的程度,银行贷款量及其增长率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设定上就应占据重要地位。
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言;第二章对有关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展开评论;第三章从比较纯瓦尔拉斯式的经济与原计划经济入手,由浅入深,逐渐过渡到对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信贷市场的讨论;第四章研究中国不确定性信贷市场中的贷款需求与贷款供给的相互作用机理;第五章以第四章的结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在包括制度性因素在内的各种信息和不确定性的约束下,银行贷款决策的特征以及由此导致的结构性信贷配给机制;第六章研究一种资产负债表的直接传染效应,即银行与企业信用链条上的信贷冲击乘数效应;第七章为经验证据和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