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现,老年手术病人麻醉的问题,特别是用药问题,日益受到麻醉医生的关注。 老年人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经历着衰老性退变,导致老年人机体对循环改变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减弱。在麻醉诱导和手术过程中,如果药物用量不当,对应激和心血管反应控制不理想,则容易发生血液动力学的剧烈波动,甚至出现脑血管意外。因此,有关老年人的用药应该更为精确、易控。 在现今的全凭静脉麻醉中,阿片类药物的应用被认为是降低应激反应和心血管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新问世的阿片类μ受体激动药瑞芬太尼(Remifentanil)具有药效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等优点,适合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瑞芬太尼主要被组织和血浆中的非特异性胆碱酯酶代谢,基本不受肝肾功能影响。而年龄是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报道称根据老年药代动力学模型,老年人的瑞芬太尼单次用量应减半,持续输注速率应减至正常成人的1/3左右。由于快速单次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容易引起循环系统剧烈波动以及肌僵等不良反应,所以本课题拟以瑞芬太尼不同速率输注诱导用于开腹手术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并以相同速率维持麻醉,比较插管前后、术中、术后血液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水平的变化,寻找合适的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及维持的输注速率。为开腹手术老年病人临床合理应用瑞芬太尼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年龄65~80岁,体重在标准体重20%范围内,ASA Ⅱ~Ⅲ级;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组(R0.05组)、瑞芬太尼0.10μg·kg-1·min-1组(R0.10组)和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