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大鼠IgA肾病模型的干预作用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IgA肾病模型,探讨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大鼠IgA肾病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茅根组,茅根复方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8周,10周,12周末收集各组大鼠新鲜尿液进行尿红细胞(URBC)计数,24小时尿蛋白(UP)测定;于第12周末杀死大鼠取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白细胞介素-2(IL-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留取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行病理学(HE、PASM-Masson染色、免疫荧光)检查;运用半定量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含量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于第8周末开始出现镜下血尿、微量蛋白尿(P<0.01),第10周出现明显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P<0.01),血清Scr、BUN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2水平明显减少,PAF与TGF-β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均<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URBC、24小时UP、Scr、BUN、PAF与TGF-β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血清IL-2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茅根复方组血清PAF与Scr水平降低比白茅根组更明显(P<0.05);白茅根组、茅根复方组血清IL-2水平升高优于地塞米松组(P<0.05)。病理学改变:光镜下:正常对照组大鼠肾小球形态正常,模型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中-重度增生,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程度得到明显缓解;免疫荧光:正常对照组肾小球未发现有IgA荧光沉积,模型组可见IgA荧光呈大团块状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各治疗组IgA荧光强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IgA肾病大鼠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以茅根复方汤为优,均可明显减少血尿、蛋白尿,减轻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白茅根通过刺激机体分泌IL-2,减少PAF的产生,抑制肾脏TGF-β1分泌与表达等而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教育实习存在的实习目标不具体、实习权责不明晰、实习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学校以及课题组围绕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构建了小学卓越教师“435”教育实习模式:确立了践行
如今,电视新闻专题的报道形式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它的时长和视听特征,也让创作者拥有了更多维度的发挥空间.在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下,文学手法的适当运用可以让电视新闻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处于普及化边缘,整个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在政府积极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