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8年正式命名。CFS发病率较高,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给社会和人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尚无定论,并且在临床上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中医研究的优势病种。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在治疗本病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依据,并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设计并实施了机械推拿调节慢性疲劳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研究。试图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体重和行为学改变以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等指标来揭示机械推拿对慢性疲劳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原理。研究方法选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机械推拿组,采用应激法建立慢性疲劳脾虚证型大鼠模型,机械推拿方式干预,测定大鼠行为学、下丘脑、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1)行为学观察方面,造模后机械推拿组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机械推拿组大鼠在开始机械推拿治疗后各项行为学观察指标好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下丘脑、海马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测定中,造模后机械推拿组与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机械推拿组较模型组更趋向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机械推拿能显著逆转模型大鼠的“躯体疲劳”和“心理疲劳”,使之活动增加、体力恢复、兴趣提高、精神倍增。2、机械推拿可以调节慢性疲劳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紊乱,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紊乱可能是机械推拿治疗CFS获效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