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年前,我国实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实现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的功能和结构越来越复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城市化率超58%,预计2020年突破60%。于此同时,全国人民对城市环境的需求度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利益需求矛盾突出,城市管理日益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1996年,为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管理滞后的矛盾,我国建立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体制。时隔多年以后,温州启动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工作,有效解决了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在实践中,城市环境愈发复杂,政府虽然从管理模式、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多角度出发,综合施策,但城市管理还存在着与时代不适应的地方,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距离。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质,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升到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水平。本文在查阅大量的文件资料后,对国内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管理工作尤其是我国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以工作所在的浙江省温州市为例,对我国城市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近年来,温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有序进行,致力打造集约型智慧城管平台,助推精细化城市管理。但是,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体制尚未理顺、队伍建设步伐滞后、缺乏社会认同感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存在这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立法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上的机构设置不合理、运行上的部门协调不顺畅、执法主体素质有待提高、舆论上的缺乏正面宣传等。立足于问题分析之上,深入剖析原因,并尝试从以下两大方面措施来提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从法律适用、理顺执法体制等方面自上而下全面完善政策制度;第二,因地制宜,结合温州本地实际,以树立正确的城市管理理念、合理界定执法机关执法范围、探索新型执法方式、打造共享集约的智慧城管系统、全民参与等为抓手,探索适用温州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