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围产期乳腺和子宫中的炎性疾病易感性的增加与PMNs功能降低密切相关。而牛外周雌激素(estrogen,E)在PMNs活性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E作为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其细胞调节效应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s)介导的慢速基因组途径和快速非基因组途径实现。PMNs活性变化过程始终伴随着细胞能量代谢,而AMPK/mTOR是细胞内能量代谢调控网络的关键信号通路。实施本研究旨在阐释E在调节PMNs免疫活性过程中细胞内能量代谢状态与E水平之间的信号作用机制,为评价围产牛外周E与PMNs免疫活性的直接关联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采集母牛静脉血分离PMNs,分别用LPS、E和ICI体外诱导0h、1h、2h、4h、8h。采用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α、ERβ、GPR30的表达,免疫活性信号通路关键信号TLR2、TLR4、MyD88、NF-κB以及细胞能量代谢关键信号AMPK、mTOR的蛋白表达与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低浓度E显著抑制了TLR2、TLR4、MyD88、NF-κB的表达(p<0.05),下调了mTOR的表达与磷酸化水平(p<0.01),对AMPK表达无影响。高浓度E显著促进了TLR2、TLR4、MyD88、NF-κB的表达(p<0.05),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能量代谢,增强细胞活性。 试验结果表明,牛PMNs表达ERα、ERβ和GPR30,在介导E的PMNs免疫活性调节中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同时,低浓度E通过抑制AMPK/mTOR通路的激活,降低PMNs活性;高浓度E通过激活AMPK/mTOR通路,增强PMNs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