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预处理在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对鱼精蛋白诱发肺血管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体外循环(CPB)下行先心病矫治术患儿80例,ASA I-II级,年龄1-12岁,体重≥10kg,性别不限,并根据CPB前外科医生直视下经肺动脉直接测压结果判断患儿是否有肺动脉高压及是否在鱼精蛋白中和前1min给予利多卡因(2mg/kg)预处理将患儿随机分为:A1组(无肺动脉高压,利多卡因预处理组),A2组(无肺动脉高压,生理盐水处理组),B1组(有肺动脉高压,利多卡因预处理组),B2组(有肺动脉高压,生理盐水处理组),每组20例。分别在CPB前(T0),给予鱼精蛋白前1min(T1)和开始给予鱼精蛋白后1、3、5min(T2-4)时间点经肺动脉置入BD22G静脉留置针连续测定肺动脉血压(PAP);分别于T0-T4、T5(鱼精蛋白后10min)、T6(鱼精蛋白后20min)时间点记录Paw、HR,MBP、Cdyn的参数;分别于T0、T1、T6时间点采集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记录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的参数;分别于T1、T6时间点分别采集桡动脉血样和右房血样低温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浓度;记录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A1组比较,A2组患儿于T3时间点PAP值、Paw值更高(P<0.05),B2组于T3时间点MAP值更低(P<0.05);与B1组比较,B2组患儿于T3时间点Paw值更高(P<0.05),Cdyn值更低(P<0.05);与T1时间点比较,A2组、B2组患儿于T3时间点PAP值、Paw值明显升高(P<0.05),于T3、T4时间点Cdyn值明显降低(P<0.05)。2.与T1时间点比较,四组患儿于T6时间点桡动脉、右心房血浆TXB2、6-keto-PGF1a水平均降低(P<0.05);在T6时间点,A2组、B2组分别较A1组、B1组桡动脉、右心房血浆TXB2水平更高(P<0.05),6-keto-PGF1a水平更低(P<0.05)。3.与T0时间点比较,B2组患儿于T1、T6时间点OI值明显降低(P<0.05),A2组、B1组、B2组患儿于T1时间点RI、A-aDO2水平明显更高(P<0.05),其中B1组于T6时间点恢复至T0水平(P<0.05)。4.与生理盐水组(A2组+B2组)比较,利多卡因给药组(B1组+B2组)鱼精蛋白肺血管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在鱼精蛋白中和前进行利多卡因预处理可通过减少TXB2的释放,增加6-keto-PGF1a的生成,减少肺内炎症反应及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血管壁对鱼精蛋白伤害性刺激的抵抗力,减少鱼精蛋白直接刺激带来的应激反应,减弱鱼精蛋白进入肺循环后刺激肺血管及气管平滑肌痉挛反应,从而减少鱼精蛋白诱发肺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