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建国以来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评价和分析了林权制度变迁的原因,总结了对目前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有启发意义的结论;通过分析此次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三个层面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比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不同,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驱动力来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林改前后人均收入、森林资源和林地投入三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效果;运用8省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和森林资源的净影响,以考察此次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和林改目标的实现程度;运用江西和辽宁的实地调研数据,不仅分析了林权改革对林农林业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林种、林地立地条件、林农家庭特征、产权条件、经营模式、信贷约束条件等相关因素对林农林业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文章最后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方法,同时也采用了一部分规范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中,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Probit模型、一阶差分模型、DID模型、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其中,一阶差分模型用于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8省农民林业收入、种植业收入、畜牧业收入、非农收入等各项收入变化的净效应;DID模型用于分析集体林改对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变化的净影响;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用于分析不同林种下农户是否进行林业投入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确定,在进行林业投入的农户群体中,上述影响因素是否具有差异或者说上述影响因素对于农户投资规模的影响。规范研究主要用于分析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变更频繁,导致森林资源管理无效率;第二,林权制度改革所涉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所引起的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决定了林改前进的方向;第三,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目前在不同省份表现不一致;第四,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影响目前还不明显;第五,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林业投入有一定促进作用;第六,林种不同、地域不同,影响林农林业投资意愿和投资规模的因素不同。本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为:第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要全面考虑,积极稳妥地推进,避免操之过急;第二,在改革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三,采用法律框架固化集体林制度安排,避免随意性,使农民能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第四,引导创建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林业规模经济,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率;第五,深入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和拓展林改成果,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集体林经营管理机制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