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转式蓄热催化技术在电子涂装废气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摘 要】
:
VOCs(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臭氧与PM2.5的前驱体,是我国复合型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关键因素。催化氧化与焚烧等高效治理工艺是控制工业VOCs排放的关键手段。旋转蓄热催化氧化技术(RRCO)将蓄热与催化氧化结合,具有耗能低、气流稳定、空间利用率大等优点,在能源单一、无天然气园区等场合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以多组分污染物共催化行为与装置模拟优化为重心,对RRCO进行研究。将甲苯、乙酸丁酯、正庚烷作为
【机 构】
:
浙江大学
【出 处】
:
浙江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9期
【基金项目】
:
其他文献
近年来,环境锑污染日益加重,逐渐引起学界关注。锑(Sb)会干扰生物体内蛋白质以及糖的代谢,且对人体具有潜在致癌性。水体锑污染常以Sb(V)的形式存在,采用生物还原法处理含锑废水具有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势,但该过程的微生物机理以及共存物质对生物还原过程的影响仍不甚明了。本论文利用中空纤维膜生物膜反应器,探究了生物膜以甲烷为电子供体和碳源的锑酸盐生物还原过程机理,并研究了共存物质对该过程
学位
草甘膦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成本低等特点,但是大剂量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风险,因此需要对环境中草甘膦含量进行严格监控检测,以降低或消除其生态环境安全隐患。传统检测方法仪器昂贵、操作繁琐、检测难度高,而电化学法高效灵敏、便携可靠,能够实现痕量级草甘膦的快速准确检测。因此本研究以电化学伏安法为主要检测手段,利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开展基于C
学位
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产物的土地施用是实现资源化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土壤系统中微塑料(MPs)的重要来源,开展有机固废中MPs的分布特征研究对明晰不同环境中MPs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固体废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机固废样品富含复杂有机质,其中MPs的提取分离与检测分析极具挑战性,目前仍缺乏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可比性。本文通过对有机质预处理方法与MPs分离方法的优选构建了有机固体废物中MPs检测
学位
根际激发效应(RPE)指植物活根系会抑制或刺激增强土壤有机质(SOM)的分解速率,其在调节SOM碳氮周转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目前对RPE发生过程中碳氮转化影响因素、发生机制以及相关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选取连续20年以上种植C3作物的水稻土及塿土,以无作物为对照,通过种植玉米及高粱C4作物,在作物大喇叭口期、开花期及成熟期测定RPE并探究其发生机制和作用位点;分析施用15N氮肥去向及
学位
随着垃圾分类资源化政策的推进,我国餐厨废弃物不断增加,目前年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年,并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因此,该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影响生态文明进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课题。目前普遍认为有效的方法是生物肥料法,生物有机肥是一类高价值的功能肥料,常用于经济作物的防病抑病。因此,本文以常见的维管束疾病番茄青枯病为对象、以餐厨废弃物堆肥为主要载体原料开展番茄青枯病防治生物有机肥制作
学位
甲胺(CH_3NH_2)是含氮臭气的典型代表,由甲胺类废气引发的恶臭污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绿色、高效、操作简单的光催化技术在甲胺的治理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研究以纳米TiO_2为基底进行了一系列的酸碱改性、表面形貌调控以及贵金属Pt负载等表面改性工作,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降解甲胺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上述表面改性手段对甲胺光催化降解效率的提升效果;基于材料理化特性分析和原位红外光谱(DR
学位
近年来,太湖蓝藻持续暴发、湖水倒灌入城等现象严重威胁南太湖地区入湖河流水质、饮用水安全和居民健康,研发经济高效的蓝藻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需求迫切。论文针对我国南太湖(湖州地区)湖水倒灌频繁、蓝藻水华问题严峻、蓝藻处理技术缺失等问题,开展南太湖(湖州地区)入湖河流藻类分布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藻泥制备生物炭,研究其对入湖河流水华优势藻种的去除性能及可能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南太湖(湖州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