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咽喉反流的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咽喉反流与发病年龄、性别分布、体重指数、职业分布及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医理论对咽喉反流患者的体质及证型进行分类,了解该病的人群体质类型及特点,进行针对性中医调理及预防,为从中医体质角度防治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咽喉反流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制定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临床病例采集,根据患者体征应用RFS及RSI进行筛选和排除病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别对其性别、年龄、职业、体重指数(BMI)进行统计,并经过患者同意后让其填写统一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其中包括九种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划分9种体质类型,观察咽喉反流患者与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观察年龄、体重指数(BMI)及职业与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运用X2(卡方)检验,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查阅咽喉反流病相关文献研究,结合统计学方法得出结论。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咽喉反流患者共12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77例,在年龄分布上,年龄分布范围为10-80岁,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46岁,其中31-40、51-60岁的发病率较高;在体重指数上,体重偏低者13人,正常者33人,超重者54人,肥胖者16人,重度肥胖者4人,其中,非正常体重患者共87人;职业分布方面,工人占55%,知识分子占45%,其中企业、事业单位占比25%,服务业占比21.67%,无业及其他职业占比18.33%,军人占比0.83%。患者体质分布特点为:以混合体质为主,有89人为混合体质,其中同时具有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的患者占大多数,其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而单一体质仅有31人,其中痰湿质6人,气虚质4人,阴虚质4人。总体频次分布特点为:气虚质(63.33%)>痰湿质(60%)>阴虚质(40%)>阳虚质(39.17%)>气郁质(34.17%)>湿热质(28.33%)>特禀质(13.33%)>血瘀质(11.67%)>平和质(8.33%),经卡方检验,X2=93.023,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患者证型分布特点依次为:气滞痰凝证(45例)>脾胃气虚(36例)>肝郁脾虚(23例)>肺胃湿热(12例)=胃阴亏虚证(12例)>瘀血阻络证(5例)。结论:咽喉反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以31-40、51-60岁的发病率较高;发病职业以企业、事业单位职员为主。咽喉反流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以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及阳虚质这四种体质为主,平和质占比最少;证型以气滞痰凝证、脾胃气虚证、肝郁脾虚证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