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火力发电厂的发电容量不断增大,对厂房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一般火电厂主厂房的高度和跨度都较大,常用的结构形式是由部分框架和部分排架组成的框架排架组合结构,这种结构从前苏联时期沿用至今。由于工艺方面的特殊要求,电厂主厂房虽然采用两种结构形式,但不能设置抗震缝。框架排架组合结构主要特点是:质心和刚心偏离较大,通常排架结构的刚度小于框架结构;整体空间布置不均匀,每层功能不同,荷载差别大,有错层,竖向刚度分布不均匀,遭受地震作用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一般大中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属于重点设防类(乙类),为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生命线工程,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计算。框架排架组合结构不设置抗震缝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关于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的要求;结构的跨度较大,梁截面大,刚度大,难以满足‘强柱弱梁”的抗震要求。为了使结构能满足“强柱弱梁’抗震要求,需要对结构采取加强措施。但对于加强的部位和加强程度缺乏可靠的理论依据,所以需要对此类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以保证加强措施的有效性。本文以某火电厂主厂房框架排架组合结构为例,立足于抗震性能设计,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首先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en进行结构设计,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Push over方法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地震响应(层间位移角、层剪力、变形形状等),用能力谱法进行评估,找到性能点,判断出结构的薄弱部位或薄弱层。实际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为7度区,根据上述标准和规范,应按7度设防烈度进行设计,按8度抗震设防烈度采取加强措施。Push over分析过程,本文分别在7度多遇地震下进行弹性分析,根据能力谱曲线判断结构是否处于弹性状态,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得到能力谱曲线,根据性能点判别结构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并根据层间位移角和变形形状判断结构的薄弱部位;为检验结构在高震区的适应性,还进行了8度多遇地震下弹性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并通过能力谱法进行了评估。本文分析的实例工程,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分析结果可以为今后此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