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制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股权激励制度随后也开始在欧洲、亚洲等区域得到广泛的运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能有效解决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中国证监会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也开始迎来股权激励发展的新时代。目前,主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但是对于在2013年12月31日才正式面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的新三板而言,股权激励制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其股权激励计划也是“百家争鸣”,在灵活的机制下,新三板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企业绩效最大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现代管理理论与股权激励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研究股权激励这一备受关注的公司治理模式,选取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公司—RH生物,以其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对RH生物的股权激励方案以及推行股权激励制度后绩效的变化进行分析。在财务角度,采用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探究其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长期经营绩效的变化。在市场角度,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实施股权激励这一事件带来的短期财富效应,然后结合对案例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内容的分析,评价其整个股权激励方案,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案例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优化建议。研究发现:RH生物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之后公司长期绩效在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但对长期偿债能力影响不明显。市场对于案例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反应为正效应。在深入分析案例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时发现,虽然其股权激励方案符合公司发展的需求,但还是存在激励模式太过单一、激励对象范围较窄、对股权激励相关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针对发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优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采用混合型的激励模式、扩大激励对象范围、全面设定激励要素、进一步规范对股权激励信息披露行为。本文通过研究案例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具体内容及其效果以期为以后新三板企业推行股权激励的实践行为提供数据基础和案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