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交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易方式。但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不对称性,人们担忧自己的资金和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它为网络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快捷、低成本的中间支付平台,突破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瓶颈。如今,第三方支付经过不断地创新和转型,已不再只是单纯的线上支付平台,它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并推出了金融理财和信贷功能,全面满足了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极大激发了其消费潜力,进而可能会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对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率低、内需不足现象,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第三方支付进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国内研究第三方支付与消费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少有的几篇文献中也一般从心理机制层面探讨了第三方支付对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而较少研究第三方支付对消费的具体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家庭微观角度分析第三方支付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全面深入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本文依据不同的统计口径,从总消费、非耐用品和耐用品消费等角度分别探讨第三方支付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考虑到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我们进一步以家庭户籍为分类标准将总样本分成了城镇户籍家庭和农村户籍家庭;以户主年龄为分段标准,将总样本分成了小于等于35岁、35-55岁、55-65岁、大于65岁四个子样本。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与Tobit模型分别对各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在各层面都对家庭消费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日常消费的影响最为显著,体现出第三方支付在家庭消费中更多的起着支付载体的功能,为家庭提供便捷、方便的生活。对家庭耐用品消费的显著影响,可能反映了家庭对第三方支付安全保障的信任和对信贷功能的接受及认可。在城乡和年龄两组对比分析中,第三方支付对不同户籍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系数反映了我国城乡差异较大,对不同年龄段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系数反映了我国不同年龄层次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消费特征。同时实证中还发现家庭财富、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所属地区等控制变量均对家庭消费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