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被诊断为AMI并择期行PCI术的患者92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住院时基本信息、既往疾病、烟酒史、家族遗传疾病史、cTnI、CK-MB、NT-ProBNP、血糖、TC、TG、LDL-C、CAG、静息GMPI检查)。对所收集患者根据其射血分数(LVEF)、重构指标(Ecc)分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球形指标的影响因素。 结果: 1.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保留两组之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血脂、血糖、冠脉病变支数未见明显差异; 2.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保留两组之间高血压、糖尿病、NT-ProBNP、cTnI、CK-MB、EDV、ESV、Ecc有显著差异; 3.单因素分析显示SPECT中重构指标Ecc与NT-ProBNP、EDV、ESV、EF是相关的。 4.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功能(LVEF)的下降与SPECT中重构指标Ecc是相关的。 结论: 心脏重构指标左心室球形化率(Ecc)与心脏的结构、功能参数相关,左心室球形化率可以量化心脏重构的程度,准确预测病态心脏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