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预处理对内毒素(细菌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ALI的肺保护机制,为急性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3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体重16至22克,随机分为三组(n=10):生理盐水组(A组)、内毒素组(B组)、盐酸戊乙奎醚组(C组)。A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B组腹腔注射内毒素5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在腹腔注射内毒素前30min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造模6h后麻醉下取大鼠肺组织,测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特点,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和IL-35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总p38-MAPK蛋白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的表达。第二部分:45只7日龄新生SD大鼠,,同样分为A组、B组、C组,每组15只,造模后将幼鼠放入笼子与母鼠共同喂养,观察各组大鼠行为活动的改变并计算24小时存活率。结果:第一部分:相对比A组,B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肺组织中TNF-α含量高而IL-35的含量低(P<0.05),p38-MAPK蛋白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C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稍有改善,p38-MAPK蛋白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较弱,肺组织中TNF-α含量较急性肺损伤组低而IL-35的含量较高(P<0.05)。第二部分:腹腔注射内毒素后2小时,B组大鼠开始出现活动减少、呼吸加速的现象,造模后6小时,B组大鼠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现象,甚至有些新生大鼠咳出粉红色泡沫痰并出现紫绀的现象;C组大鼠症状较B组大鼠轻;A组活动、进食、反应正常,未出现上述症状。A组、B组、C组24小时存活率分别为100%、66.7%、86.7%。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预先给药有明显的肺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通路从而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