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高密度在诸多大中城市成为普遍现象。在城市建设用地有限的背景下,小学校园用地受到严重的挤压。为了满足正常的教育活动和日益增长的儿童入学需求,校园活动场所成为了主要的牺牲对象。“没有地方可玩”、“游戏设施太少了”、“场所太远了”、“不好玩、无聊”等词语成为了当前小学生对校园活动空间评价时经常出现的词句。如何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下,丰富小学校园活动空间、提高校园活动质量,是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笔者对常年学习生活的武汉市武昌区所辖小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研。先后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访谈和问卷统计分析,对武昌区三所典型小学进行了校园活动空间的详尽分析。通过结合武汉地区小学校园特点,对活动空间的使用主体和空间客体进行了分析,包括:小学生阶段发展特点对活动的影响,活动空间的使用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对空间单元进行逐一剖析。将收集的问卷数据带入SPSS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小学生对校园活动空间偏好及行为意向。得出的相关性要素,可以为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立体化设计策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将立体化理念带入到小学校园活动空间设计中,从小学活动空间的功能立体化与空间单元立体化角度出发论述相关设计策略,希望为高密度城区下小学校园活动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