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获得左室应变参数及扭转角度,计算心肌综合指数(MCI,MCI=GLS*LVtw),评估其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化疗方案隐匿性心肌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采取GP化疗方案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化疗开始前基础状态时(T1)、第3次化疗结束后(T2)和第6次化疗结束后(T3)的三维参数和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两组左室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收缩期心肌扭转角度(LVtw)、心肌综合指数(MCI)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改变;制作ROC曲线,分析评价心肌损害的最准确、最敏感的指标,并评估其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隐匿性心肌毒性中的价值。结果1.化疗组T1时与对照组间常规参数年龄、HR、LVIDd、IVSd、LVPWd、EDV、E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化疗组T1时应变参数GRS、GCS、GLS、LVtw及MC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T2时GRS、GCS结果与T1时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LVtw、GLS结果低于T1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T3时GRS、GCS、GLS、LVtw及MCI结果均低于T1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CI、LVtw及GLS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其中MC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36。以-240.5为截断值时,MCI诊断GP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左室心肌的隐匿性毒性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72.3%;以-19.5为GLS的截断值时,检验特异度为82.0%,灵敏度为52.2%;LVtw的截断值为13.15时,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68.0%。结论3D-STI技术结合MCI对化疗引起的隐匿性心脏毒性的早期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ROC曲线分析提示MCI较其他应变参数评价隐匿性心脏毒性更敏感,可早期检测出GP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脏的隐匿性毒性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