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及放射耐受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不同来源的胶质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来源的胶质瘤干/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差异。方法:取自建的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SU-3及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U-251,观察在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和分化条件下胶质瘤干/祖细胞形态差异,比较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和胶质细胞分化标志物GFAP表达以及对细胞周期、凋亡比例等指标在不同细胞系及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差异。结果:在干细胞培养条件下,不同胶质瘤干细胞球的成球时间、形态特点有一定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CD133+、Nestin+细胞比例及G0~G1期细胞比例较分化培养条件下明显为高、凋亡细胞比例降低(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证实干细胞培养条件下CD133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分化培养条件下的肿瘤细胞(P<0.01)。在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各细胞系均以Nestin+细胞为主,阳性细胞百分比波动于60%~95%,CD133+细胞比例波动于1%~5%。结论:不同来源的胶质瘤细胞系基本生物学特性相近,但干细胞含量及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具有一定差异,相关研究比较时应予注意。在体外二维培养体系中,干细胞培养条件下所形成的肿瘤球中以Nestin+细胞为主。第二部分人胶质瘤干细胞放射耐受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人胶质瘤干/祖细胞的放射耐受性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干细胞培养条件下自建的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系SU-2、SU-3及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U-251中的胶质瘤干/祖细胞,以直线加速器按照不同剂量(5 Gy、10 Gy,15Gy)体外照射后,分别于放射后24h、48h、72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133+、Nestin+、GFAP+细胞比例变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其CD133基因水平变化。进而采用DNA损伤信号通路PCR芯片检测U-87MG肿瘤干/祖细胞以10Gy照射后72h相关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不同肿瘤干/祖细胞系CD133+细胞比例及CD133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Nestin+、GFAP+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下降。DNA损伤信号通路PCR芯片结果提示放射后表达差异大于2倍的基因有BRCA1、DMC1、GTSE1、NBN(上调)和GML、IP6K3、N4BP2、PPP1R15A、RAD50、SEMA4A、TREX1、XPA(下调)等。结论:CD133+细胞是参与胶质瘤放射耐受的主要细胞群体,其分子机制与放射后增强了肿瘤干/祖细胞的DNA双链损伤修复、DNA切除修复能力,及对人DNA多聚酶的校正、下调一些抑癌基因表达、以及将P53去功能化以减少凋亡等相关。
其他文献
核能是目前公认现实可行的、能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其应用日趋广泛。辐射安全以及核事故引发的放射性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海上平台模块化小堆、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远期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由同一组医师连续手术的602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前瞻性非随
在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多的体现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时候,单纯的靠文字介绍、语言解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鲜事物求知若渴的需求,而通过虚拟环境可以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
通过对现有点云数据存储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及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八叉树及KD树的混合型点云数据存储结构模型,文中对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及快速索引的建立等进行了全面
目的 初步建立中药材鬼针草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芦丁和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对鬼针草药材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 建立了以薄层色谱法鉴别
余庆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前列,实现了医改的公益性、自主性、联动性“三彰显”。“余庆模式”的成功实践,得出了必须立足公益性,坚持政府
研究了1,3-丙二醇双子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GSS362)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0)复配物在水中的表面性质和胶束化行为,并对理想混合临界胶束浓度以及混合体系中各组分在表面
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在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拔管期应用乌拉地尔以降低拔管刺激所致循环系统不良反应,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为使急救护理专职化 ,提高急诊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通过建立等级责任制小组 ,运用专职化急救护理体系运作模式的方法 ,显著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和抢救成功率。认为等级责任制专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作为一门较新的专业,商务英语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因此如何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