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五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际汉语推广工作,对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那么如何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更大的发展,是现在学者们所关心的问题。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培养是国际汉语推广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本专业的硕士培养院校已有上百所,每年的毕业生近10万人。然而,只有约20%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其原因与我国现行的汉语师资培养计划无法适应现今的汉语教学需求有关。本文以2009年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指导性文件,对比了辽宁省五所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国学生)的培养计划,主要针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课程设置优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原因、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作出了阐述。第一章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综述分成内容、比例、分类及建议四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主要是对比辽宁省五所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并通过收集各类数据加以分析。本章对各类数据作出了表格,通过这些表格对各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总结出共性和差异。第三章根据上一章的对比分析结果,以五所大学中的两所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相应问题。第四章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对策,共六项:延长本专业硕士专业学制、增加汉语基础知识课、拓展第二外语课程、丰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加强语言习得方面的训练、强化教学实践指导。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结论、创新点、不足之处及原因作出了阐述。
其他文献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
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语文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阅读能力的提升对
香港上市公司新天绿色能源昨日公告,下属公司拟与中国石油、北控集团组建合资公司。该公司将于曹妃甸建设和经营LNG接收站项目,目标市场为京津冀地区。$$   公告称,10月16日,
报纸
按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疾病诊断编码库建设及临床医生、编码员的任务分配情况,将编码技术分为4种模式。重点介绍临床常用疾病诊断编码库的建设、维护经验与应用效果。认为临床
知性德育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抽象化、教条化的弊端,被质疑为脱离生活实践,因而遭到了生活德育论者的猛烈批判。然而,生活德育和知性德育本质上并不存在矛盾和对立的关系,相反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系统中,教育学的认识论取向和方法论体系往往有不同的偏好或选择。跨文化比较可勾勒德国、英国、美国、中国等国教育学在知识建构方面积淀的独特传统,即德国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教育后的焦虑状态和希望水平变化。方法:在本院脑出血的患者中选择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出血的常规治疗和护理,